本文聚焦安阳市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给出的“路线图”,并详细阐述了安阳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的不同“解法”,包括党建引领“三新”聚心、自治共治添彩乡村、数智加持未诉先办,还邀请专家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支招。
核心提示
在当今社会,快递小哥、外卖人员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让这些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采用何种办法能够更好地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城市治理又怎样才能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且精准呢?
正所谓“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为加强基层党建、提升治理效能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实际上,近年来,安阳市各县(市、区)、各部门从未停止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道路上的探索脚步,他们始终致力于寻找“最优解”。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尝试运用不同的“解法”,不断提升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水平。具体情况如何,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解法一:党建引领 “三新”聚心
3月6日下午2点左右,林州市振林街道山水甲秀社区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迎来了热闹的时刻。身着黄、蓝、红等各种颜色工装的快递员、外卖员们聚集在这里短暂休息。有的在给手机充电,有的在加水。外卖员牛元元感慨地说:“以前一整天都忙个不停,在路上来回奔波,三餐也没有规律。现在有了这个驿站,大家在不忙的时候可以临时歇歇脚,真的非常方便和贴心。”
别看这个驿站面积不大,里面的设施却十分齐全。通过二维码扫码开门后,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在25平方米的休息区域内,沙发、饮水机、手机充电器、药箱等设施用品应有尽有,还有应急雨衣雨伞、骑行手机支架等。这里全天24小时开放,还会不定期举办读书分享、就业咨询等活动。
2023年,林州市委指导各个街道、社区整合资源,按照“就近就便”“小而精”的原则,建立了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驿站,提供消暑乘凉、休息充电、阅读学习等多项服务。如今,已经建成了48个驿站,向所有户外劳动者开放。
林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就业群体每天都在小区院落、街头巷尾奔走,与社区群众近距离接触,是民生服务的重要力量。”下一步,他们计划依托爱心驿站,吸纳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把党支部建在驿站里,真正实现以心聚“新”、以心暖“新”,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一个“避风港湾”。
为了将“三新”领域群体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林州市制定了《“两企三新”领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了快递、网约车等行业党员信息库,依托“红色驿站”吸纳了20名流动党员,实现了“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同时整合司法、人社、工会等部门资源,提供法律援助、健康体检等服务项目。
党建工作如同春风化雨,正逐渐融入基层治理的“新生态”。去年以来,安阳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两企三新”工作的新路径,对全市“三新”领域党员情况进行了“地毯式”摸排,做到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党员数量清、组织情况清;为新业态企业党建注入“新鲜血液”,让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领航员”,推动党的工作在“三新”领域全覆盖;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组织生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整合爱心驿站等资源,为“三新”领域群体提供“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一站式”贴心暖心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为“三新”领域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
目前,安阳市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227个,社会组织党组织329个。打造了安阳电商大厦、安阳市律师行业协会、河南鑫达铁路器材有限公司3个省级党建示范点,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河南光远新材等50个市级示范点。
解法二:自治共治 添彩乡村
滑县枣村乡堤上村最近有一件令人高兴的“喜事”。3月6日,每季度一次的积分兑现金活动如期举行。用“积分”兑换了60元现金的村民闫大娘满脸喜悦地说:“俺村每周都组织我们集体开展卫生大扫除,不但把居住环境搞好了,还能用积分兑换现金,真是一举两得!”当天有不少村民都用积分兑换了现金。
去年,该村将村庄事务细化为积分指标,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相应的积分,并给予现金奖励、精神鼓励或行为约束。堤上村党支部书记闫素玲介绍说:“家门口干净整洁就能加分,乱堆乱放就要扣分;孩子考上大学,支持乡村建设也能加分……”村民们只要积极参与治理、履行义务,就能获得积分,1积分可以兑换1元现金。
这只是滑县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滑县围绕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采取了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构建了“有人管事、有序办事、有力成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农村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滑县积极推动村民自治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涌现出堤上村“积分制”、九间房村“一核四会”等典型管理模式。同时,自治也离不开共治。滑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在全县成立了744个村(居)民理事会,成员达5100多名,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道口镇崔郭庄村党支部书记郭纪党自豪地说:“我们村把党员、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老乡贤等都发动起来,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现在,村民们主动配合开展公益事业、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村里的事情,大家都商量着办,积极性特别高。”
在自治与共治的基础上,滑县又将发展目光投向了“富村”。他们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谋划推行多种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草坡模式”“三集”惠农“瓦岗模式”的推广范围,建立健全村集体与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塑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作为“草坡模式”的第一批试点村,高平镇张八寨村实行“村党支部+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建立健全农户绑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该村累计流转9个村民小组土地300余亩,涉及70余户。田地租金从每亩500 - 600元涨到1000元,农户收入成功翻了一番。
解法三:数智加持 未诉先办
供水供电、不动产登记、交通管理……这些看似“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却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更高效地解决群众的这些“小疙瘩”“小困难”呢?安阳市给出的解法是——“未诉先办”。
去年以来,安阳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响应群众的需求诉求,以12345热线为依托,探索建立了安阳市民声网络电话服务“未诉先办”月调度工作机制,高效解决了一批百姓身边的大小事、“急难愁盼”事,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该机制是如何运转的呢?首先,聚焦12345热线中群众反映普遍、基层解决有难度的高频共性难点问题,筛选2个至3个诉求类别,形成选题建议;其次,市委、市政府对选题进行精选,每月中旬确定1个调度主题;接着,市委书记现场集中调度,听取工单及同类问题办理情况,“面对面”向相关部门交办任务清单;最后,市纪委监委全程跟进监督,形成“调度、整改、督办”工作闭环。
“未诉先办”工作始于群众诉求,却又超越了群众诉求。截至目前,安阳市围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供水供电)、交通管理、城镇燃气安全、不动产“登记难”、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校园管理等主题已组织开展8次“未诉先办”月调度,同类问题日均诉求量下降30%以上。
“未诉先办”的关键在于“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除了党建引领的强力支撑,“大数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安阳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陈亮介绍,近年来,该局加强热线数据标准建设,提升热线数据归集质量,整合归并了42条非紧急热线,实现与110报警平台互联互通,形成“三线一箱三留言”“三微一端四平台”15种渠道的全方位受理格局;依托12345热线综合受理平台组建了882家二级、三级用户组成的办理体系,实现12345热线全过程一体化管理,保障热线数据全量归集。
为了保障热线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提高热线基础数据的质量,安阳市通过对12345热线回复结果“双审核”、诉求工单“全量回访”、办理情况定期抽检等方式进行数据监督。
陈亮表示:“‘未诉先办’要升级了!”前不久,他们在政务服务平台推出了“安小智AI”,接入DeepSeek、腾讯混元等国产大模型,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24小时”“全口径”、标准化的政务服务智慧问答服务。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该局专门设立了一间“热线数据分析实验室”,通过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实现对政务热线数据的多维度深度挖掘,探索拓展“人工智能+政务热线”应用场景,对该市政务热线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通过智能预警功能提前预判社会治理风险,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让“智”治更有方法,让人享受便利。陈亮表示,他们将继续用好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未诉先办”,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治理”转向“数据治理”,从“粗放治理”转向“精准治理”。
专家支招
让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聂喜玲指出,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治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安阳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去年以来,中央、省委先后对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与之相比,安阳市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要创新基层治理理念。坚持因需设岗、因事明责,从本地本村本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做决策、搭平台、搞服务,为群众“量身定制”管理服务措施,使基层治理更贴近民众、更受民众欢迎;加强依法行政,健全执法监督体系,以执法队伍“转作风、提效能”提升执法公信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健全基层治理体系。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丰富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依靠群众开展治理的途径方法,确保党的正确主张和群众意愿在基层治理中得到有效实现;释放“智治”潜能,将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融入基层治理,逐步、逐级实现智慧村居全覆盖,实现基层治理“云”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智能设施、智慧系统、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效能,以智能化社会治理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三是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合理定位乡镇(街道)职能,构建权责相适、权责统一的社会管理权限。明确乡镇职责定位,专注于优化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特别是将一些行政执法事务,交给政府职能部门,着重发挥乡镇统筹辖区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基层治理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复杂艰巨,党委政府唯有不断用心用力用情,让每一位公民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让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本文围绕安阳市基层治理展开,介绍了党建引领“三新”聚心、自治共治添彩乡村、数智加持未诉先办三种基层治理“解法”,展现了安阳市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同时,专家也指出安阳市在基层治理理念、体系和体制机制方面仍需加强,以实现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零距离”。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