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菜飘香,看看老外眼中的中国春日美味

本文围绕中国人“不时不食”的饮食传统,在春天来临春菜上市之际,介绍了春笋、韭菜、螺蛳、刀鱼、香椿等春菜,通过讲述外国友人品尝、制作这些春菜的经历,展现了中国春菜的魅力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对于在中国生活过几年的老外而言,他们大多知晓中国人有“不时不食”的讲究,即遵循季节规律,在什么季节就吃什么东西。如今,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各种各样的春菜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市场上。接下来,就让小洋带着大家一同去探寻,中国人“春天的味道”究竟包含哪些美味佳肴呢?

春笋

那从地里冒出来、脑袋尖尖的小家伙——春笋,可着实让来自土耳其的阿布犯了难。他觉得,要对付这春笋,没有点“中国功夫”还真不行。

阿布在中国可是拥有18万粉丝的“网红”呢。去年,他去体验了一把挖笋的乐趣,还在自己的个人频道上分享了整个过程。只见他拿着特制的“锄头”,巧妙地利用杠杆原理,将春笋从泥土中慢慢撬出来。随后,又拿起砍刀,小心翼翼地割破层层叠叠的笋衣,最终将白白嫩嫩的笋剥了出来。

整个过程处处都需要用到“巧劲”,还真有点中国人所说的“四两拨千斤”的意味。从挖掘到剥壳,再到焯水和炒制,这一系列步骤妥妥地就是一整套“中国功夫”。像五花肉炒春笋、油焖春笋、腌笃鲜(将咸肉、鲜肉和春笋一起炖煮),要是你这几道菜都品尝过,那“中国通”的水平,绝对能过“六级”啦。

春菜飘香,看看老外眼中的中国春日美味

阿娜西拔下一把野菜,辨认是不是荠菜。图片来源:新华社

韭菜

韭菜,这种散发着浓郁独特气息的“草”,一旦被做成美食,那味道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中国姑娘琳达嫁给西班牙人乔治后,便把中国丰富的美食文化带到了西班牙。有一次,她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和老外们一起吃韭菜盒子的有趣经历。当时的场景特别有意思,原本备受欢迎的海鲜饭瞬间失宠,食客们连刀叉都顾不上用,直接上手抓起韭菜盒子大快朵颐,婆婆还强烈要求把剩下的全部打包带回家。春天到了,正是韭菜生长的好时节,相信琳达出品的“中国专属美味”又要惊艳登场啦。

当然,韭菜的做法可不止韭菜盒子这一种,它还可以用来炒鸡蛋、包饺子。尝过这些美食的外国朋友,无一不赞不绝口。会吃韭菜盒子的老外,“中国通”级别达到“八级”以上那是当之无愧。

春菜飘香,看看老外眼中的中国春日美味

西班牙朋友称赞琳达做的韭菜盒子好吃。图片来源:琳达和乔治个人账号(好看视频)

螺蛳·刀鱼·香椿

要说中国春菜界的巅峰之作,对于外国人来说,那非螺蛳、刀鱼和香椿莫属。和春笋、荠菜等春日限定蔬菜不同,螺蛳长着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只需用两根手指轻轻捏起,然后抿进嘴巴一嘬一吸,如果能熟练掌握中国人的这套专业技巧,那“中国通”的水平,妥妥地在“十级”以上。而香椿和刀鱼,那可都是传说中的美味,即便在中国家庭的餐桌上,也并不常见。要是连这两样都品尝过,那绝对能算得上是特级中国美食通了!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国人常说的“舌尖上的季节”,其实是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界的一季一约。食物在适合的时节成熟,往往含有更高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更重要的是,当每个季节都与美味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便有了更多值得牵挂的美好。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朴实而又日常的浪漫。

在春天里,不妨品尝一下春菜,再喝上几口春茶,然后走进田野去欣赏那绚烂的春花。如此这般,相信在这个春天,你的“中国通”水平一定会蹭蹭蹭往上涨。

本文通过介绍春笋、韭菜、螺蛳、刀鱼、香椿等春菜,结合外国友人的体验,展现了中国“不时不食”的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约以及独特的季节浪漫,鼓励人们在春天融入中国饮食文化提升“中国通”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622.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