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券商撤销38家营业部,背后隐藏哪些行业密码?

本文聚焦于券商分支机构的布局调整,详细介绍了截至3月10日15家券商撤销38家营业部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券商的撤销动作及背后原因,探讨了行业收缩态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自券商开启财富转型的征程后,对分支机构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就成了券商的核心要务之一,而且这一趋势不仅没有停止,还在持续深化。

财联社记者经过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3月10日,已经有15家券商做出了撤销分支机构的举动,共计撤销38家营业部。对于分支机构的裁撤,券商给出的普遍理由是优化网点布局。也有部分券商表示,这是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与快速发展的需要,或是顺应公司转型战略的必然选择。

15家券商撤销38家分支机构

去年券商就撤销了超百家分支机构,而这种收缩态势在今年仍在延续。截至3月10日,至少有15家证券公司累计撤销了38家分支机构。

15家券商撤销38家营业部,背后隐藏哪些行业密码?

具体来看,2月有9家券商公告宣布撤销营业部,分别是东方证券、中航证券、西部证券、海通证券、爱建证券、光大证券、华林证券、方正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其中,东方证券的精简力度最大,一次性撤销了位于广西、山东、吉林、天津、江苏等多个省市的8家营业部。要知道,在2024年,东方证券仅仅撤销了2家分支机构,今年的动作明显加大。

1月,有6家券商公告宣布撤销营业部,分别是中信建投证券、中泰证券、财达证券、国金证券、东兴证券以及国融证券。其中,中信建投证券撤销的家数最多,一次性撤销了邵阳、淮南、上海等地区的3家营业部。

除了那些裁撤数量较多的券商值得关注外,还有部分正在推进并购流程的证券公司,在业务实质性整合之前,也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缩减网点数量。2月24日,海通证券表示,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决定撤销霍尔果斯分公司。2月6日,国泰君安称,为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决定撤销上海九江路证券营业部。目前,“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的并购事项正进入换股实施阶段,还未进入业务整合或客户资产整合阶段。

另一单券业并购“西部 + 国融”已进入证监会反馈意见阶段。同时,两家券商也各自对网点布局进行了优化。2月27日,西部证券公告称,为推动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与快速发展,决定撤销深圳前海证券营业部。国融证券也于1月8日表示,因经营需要,上海浦东大道证券营业部即将撤销并停止营业。

券商撤销营业部是多轮因素驱动结果

回顾前几年,券商们大力扩张,四处布局分支机构以争夺市场份额。然而,近两年来,券商营业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收缩态势十分显著,裁撤已经成为行业内营业部发展的主要走向。

在证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下,不少券商将业务重点转向了财富管理、机构业务等领域。为了将资源集中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相应地就会减少传统经纪业务营业部的数量。

另一方面,除了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和业务模式的转变外,成本压力也是券商撤销营业部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证券行业竞争加剧,佣金率持续下滑,券商的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增长乏力。与此同时,营业部的租金、人力成本等固定支出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营业部的运营成本更是高得惊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营业部的收入根本无法覆盖这些成本,因此撤销营业部就成了券商降本增效的无奈之举。

尽管券商营业部的撤销潮仍在持续,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线下网点将完全消失。相反,未来券商的发展方向可能是线上线下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同时保留部分线下网点,将其作为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品牌展示的窗口。

本文围绕券商分支机构布局调整展开,介绍了15家券商撤销38家营业部的情况,包括不同月份各券商的撤销动作以及并购券商在业务整合前的网点缩减情况。分析得出券商撤销营业部是受业务转型、成本压力等多因素驱动。虽然当前撤销潮持续,但未来券商有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530.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