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两会“代表通道”上畅谈人工智能、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见解。深入探讨了他对行业“三年淘汰赛”的预判,小鹏汽车的发展现状与目标,包括智驾蓝图规划、全球化布局,以及AI推动下汽车与机器人的融合等方面内容。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的何小鹏,首次登上“代表通道”,从容地回答着媒体的提问。在这个备受瞩目的舞台上,他兴致勃勃地畅谈了自己对人工智能(AI)、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独到见解。
对于何小鹏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他坦诚地表示,自己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激动与自豪。他兴奋地说道:“能够面对全国人民,把自己内心所想的事情分享给大家,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的何小鹏,虽然站在了聚光灯下,但他对于“网红企业家”“个人IP”等概念却明显“不感兴趣”。在他看来,企业家若能在不频繁抛头露面的情况下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那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毕竟,企业的基因往往源自创始人的特质,创始人也是外界了解企业的一个重要窗口。
何小鹏解释道:“我们偶尔出来分享一下,能让大家更综合、更全面、更有重点地了解这个企业的精髓所在,我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但实际上,我们更希望企业或者产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最早一批涌现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如今的小鹏汽车,早已不再是那个仅凭借“智驾”或者“剪刀门P7”而被大众熟知的初创公司。它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涵盖智能汽车、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的AI企业,并且成为了能够与传统国际巨头大众集团并肩竞争的中国自主车企。
对于这家与自己同名的公司,何小鹏寄予了“行稳致远”的期望。
“三年淘汰赛”开局,汽车行业开始卷智驾而非价格
在接受采访时,何小鹏透露,即便在两会期间,他依然每天早起召集临时会议,积极推动公司问题的解决。这种紧迫感的背后,是他对行业“三年淘汰赛”的精准预判。
何小鹏坚定地表示:“我相信,2025年到2027年是三年淘汰赛,今年正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今年年初,我在去年提出的很多猜想和看法已经部分成为现实。我认为品牌会越来越少,今年年初实际上有一些品牌在进行内部整合、减少。”
他进一步分析道,新能源汽车如今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而不再是单纯地比拼价格;然而燃油汽车还在价格战中苦苦挣扎,原来20万元级别的燃油汽车已经开始向10万元价格带靠拢。“这一系列现象都是淘汰赛过程中呈现出的部分表象,在公司内部,我们也看到人才在剧烈流动,不同车企之间的人才快速转移。所以我相信,这三年的淘汰赛谁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向前,包括小鹏汽车。”
在过去的两年里,小鹏汽车也曾走过不少弯路。但在何小鹏看来,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提前洞察到了趋势的变化,提前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得以多走了几步。面对淘汰赛,所有人都必须保持谨慎,笃定前行。
他提到,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行稳致远”一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看长线、打基础、做创新,最后行稳致远,无论是对于大企业还是像小鹏汽车这样的企业,都是能够走得更稳、更远的理念。”
“三年淘汰赛”的第一年已经拉开帷幕,小鹏汽车的表现也正朝着何小鹏期待的“行稳致远”方向发展。交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小鹏汽车逆势增长,连续两个月以超3万辆的成绩位居造车新势力榜首,并实现连续4个月交付超3万辆。在销量的拉动下,小鹏汽车股价也实现了翻倍。
对于销量增长的预期,何小鹏强调要扎实打好基础。“我们今年已经制定了一个较大的增长目标,年初我们期望比去年同比翻一倍以上。我们首先要确保100%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运气好一点,基础打得再扎实些,能多取得一些进展,我会很开心,但目前对我来说,走得稳才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股价的大幅上涨,何小鹏则直言:“我不看股票。我们的目标是把公司做好,行稳致远。股票价格有涨有跌,没人能够准确预测,我们企业家更不会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我们要专心把企业经营好。”
何小鹏的智驾蓝图:今年做到L3,2026年探索L4并推向全球
在何小鹏的规划中,2026年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也将是行业发生巨变的一年。正如他所说,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竞争,而非价格。今年以来,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纷纷强势进军智驾赛道,而特斯拉FSD入华也在国内智驾行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作为中国智驾头部企业之一,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6年把下一代的自动驾驶能力推向全球”。这一举动的难度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特斯拉的FSD入华。
在过去的5年里,小鹏汽车一直在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与很多汽车企业不同的是,小鹏汽车认为“全球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先打好基础、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口碑。前3年,小鹏汽车仅选择了3个海外市场,到2024年开始进入30个国家,并且以欧洲市场为主。
何小鹏展望道:“今年我们希望能够进入到60个国家以上,未来希望我们的汽车能在全球100个、200个国家销售。希望当大家出国旅游的时候,开着一台小鹏汽车,用中文说‘导航到哪里’之后,它就能自动开到那里,让你在新的地理环境下安全地体验很棒的自动驾驶并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何小鹏介绍说:“在2024年,小鹏率先量产并交付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并打通了AI驾驶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全部流程。2025年,我们正在探索加速落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并且在2026年将探索在停车场的L4级别的无人驾驶,包括无人泊车和无人取车,这将加速中国无人驾驶行业的大步向前。”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何小鹏补充道:“我们希望小鹏在今年年底可以实现L3,也希望那个时候,与全球友商相比,能全方位超越,而不仅仅是在中国领先;2026年,我们还期望把下一代的自动驾驶能力推向全球。”从他对公司的要求可以看出,智驾向全民普及的时代已经真正开启。
何小鹏透露,他给公司内部设定了一个重要目标叫“舒心”,即要让老年人或者对智能汽车完全不了解的人,都能快速适应智驾,感受到安全、舒适、放心,让自动驾驶彻底改变人们对开车的传统认知。
受AI推动,未来10年有望看到汽车和机器人的深度融合
智驾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AI产业的蓬勃兴起。在何小鹏看来,AI将极大地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一方面加速自动驾驶的实现,另一方面促使汽车产业与机器人开始融合。
他阐述道:“从某种角度来说,汽车是有四个轮子的矩阵智能的未来产品。它具备行动能力,我们现在所做的自动驾驶就类似于汽车的小脑,它也有行为能力。四足或者双足的人形机器人实际上都是具身智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每家公司可能选择的方向不同,人形机器人可能更具通用性,专有机器人比如工业机器人则更具针对性,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汽车产业和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有望在未来10年内得以实现。”
小鹏汽车自身其实就是一家融合型的AI公司,其业务不仅涉及机器人领域,还覆盖了飞行汽车。2026年,也将是小鹏旗下飞行汽车在商业化进程中真正“起飞”的一年。
何小鹏介绍说:“飞行汽车我们已经研发了11年。从最初的一个梦想,到一步一步走向现实。在2026年,我们期望将飞行汽车实现量产并交付。我不认为那个时候是飞行汽车的iPhone 4时代,因为的确还需要多年的持续努力。”
他强调说:“但是,我认为在2026年能够进行规模化的量产和交付,就已经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交通物种。我们努力先把这个梦想夯实、确保安全、扎实落地第一步,做到这些我已经很满足了。”
何小鹏感慨地说:“创业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个世界在快速变化,科技也在快速迭代,很多原来觉得困难、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很多机会。”
本文围绕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两会期间的表现及观点展开。何小鹏对行业“三年淘汰赛”有清晰预判,强调小鹏汽车要“行稳致远”。在智驾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蓝图,目标是在2026年将自动驾驶推向全球。同时,他认为AI将推动汽车与机器人融合,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也有望在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整体展现了何小鹏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和对小鹏汽车发展的坚定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