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生成式AI以及文旅融合的发展,春节出现了“赛博过年”这种新方式,介绍了“赛博过年”的概念、形式分类,以及相关专家对其带动消费和在春节交流方面的看法等内容。
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记者陈奕延)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了,那您今年打算怎么过年呢?在如今这个时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生成式AI不断迭代、文旅融合持续加深,于是,在今年的春节期间,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过年方式和体验。
您是否听说过“赛博过年”这种方式呢?借助VR设备,人们能够在虚拟的空间当中与亲人一同享用团圆饭,还能一起观看春晚呢。经过记者的采访发现,“00后”等年轻群体对“赛博过年”这种形式比较了解。
有一位“00后”的自媒体博主表示:“我感觉在这两年里,网上过年的氛围是相当浓厚的。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会打造自己的AI形象来给大家拜年。而且一些直播间的主播们,会把直播间布置得充满‘年味儿’。另外呢,游戏里面的景色和装饰也都充满了过年那种喜庆的氛围。”
那到底什么是“赛博过年”呢?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谢永江解释说,“赛博”这个词其实是英文“Cyber”的音译,它通常和电脑仿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的“赛博过年”,就是指借助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来度过春节的新方式,比如线上购物、电子年货、“云拜年”“线上家庭聚会”等等。
梳理“赛博过年”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线上团聚与互动。“云拜年”“线上家庭聚会”成为了那些无法线下相聚的人们传递情感的重要桥梁。
第二类是数字娱乐与文化体验。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推出了精品线上春晚、新年特别节目,这些节目不但融入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盛宴,而且还加入了很多互动环节,像弹幕拜年、实时抽奖等,这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此外,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民俗馆等推出了“云展览”“云庙会”,让人们不用出门就能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到浓郁的年俗文化。
第三类是线上消费与购物。现在,线上采购年货已经成为了主流的趋势,各大电商平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年货节活动,从具有南北风味的特色美食,到寓意吉祥的传统饰品,从时尚新颖的新年服饰,到高科技智能家电,可谓是应有尽有。消费者只需要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心仪的年货就能跨越千山万水,准时送到家中。
谢永江认为,“赛博过年”的兴起是有望带动相关消费的。他说:“有需求就会有创新。‘赛博过年’这种新潮的网络文化,把传统文化和网络连接起来了。随着它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慢慢地就会拓展消费者群体,甚至老年人也有可能去尝试。”
“赛博过年”是一种过年方式的创新之举,它在保留春节传统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多元、有趣的过年体验。不过,谢永江也提醒大家,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不要让网络消解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本文总结了“赛博过年”这种新兴过年方式的产生背景、概念、形式分类、对消费的带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它是数字时代下春节庆祝方式的创新,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也不能忽视传统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