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深入分析了市场迎来结构性变革的背景,探讨了资本开支激增对存储需求的驱动作用,以及供需调整和技术迭代并行的市场现状,揭示了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在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像Meta、微软等国际科技巨头,以及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持续加大对AI及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些投入直接推动了存储需求的不断攀升,因为AI训练和云服务的运行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存储支持。另一方面,以三星为代表的存储原厂主动削减NAND产能,同时DDR5/HBM技术的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种产能调整和技术升级使得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华邦电等厂商适时推出了CUBE内存方案。该方案为边缘AI设备提供了一种更低成本的高性能替代选择,进一步拓宽了存储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边界。
全球资本开支激增驱动存储需求增长
国际科技企业在资本支出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根据Bloomberg的数据显示,在2025年,Meta、谷歌、亚马逊和微软这四家国际科技巨头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将达到2972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6.8%。其中,微软在2024财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超过了800亿美元,并且明确表示在未来三年将保持同等的投资强度,重点满足AI算力方面的需求。在国内,阿里巴巴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的建设。其通义千问大模型衍生出的模型数量已经超过了9万个,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社区之一。腾讯、百度等企业也在加速推进DeepSeek大模型在政务、金融等多个行业的应用落地。
AI与云服务已经成为存储需求的核心驱动力。随着AI训练和推理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对于高带宽存储(HBM)、大容量DDR5以及企业级SSD的需求也在同步激增。华泰证券指出,字节、阿里等国内互联网企业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了数据中心的资本开支,这有望加速企业级存储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TrendForce预测,在2025年下半年,NAND Flash的价格将环比上涨10 - 15%,到四季度涨幅可能会达到8 - 13%。
国内厂商在技术能力方面也在持续取得突破。据华泰证券分析,本土存储模组公司正在逐步从消费级产品向企业级/车规级产品拓展,并且通过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及封测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2025年,国内三大厂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预计将同比增长19.1%,达到154.2亿美元,这将进一步强化其在技术布局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的能力。
存储市场供需调整与技术迭代并行
原厂的减产策略正在加速市场供需的再平衡。自2023年起,NAND Flash原厂就已经开始通过减产来应对供给过剩的问题。在2025年初,三星将其西安工厂的NAND闪存产量削减了超过10%,同时对华城12号、17号生产线的产能也进行了调整。TrendForce指出,减产措施加上智能手机库存的去化,以及AI和DeepSeek需求的增长,NAND Flash的供需结构有望得到显著改善。美光、西部数据等厂商也计划将NAND产量缩减15%,以稳定市场价格。
DDR5/HBM技术的迭代正在挤压传统产品的市场空间。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宣布将在2025年内逐步停产DDR3/DDR4,将资源集中投入到DDR5与HBM的研发和生产中。澜起科技披露,其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DDR4,第三子代产品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了规模出货,预计2025年DDR5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DIGITIMES分析认为,HBM在AI服务器中的渗透率提升将推动相关存储产品的价格维持在高位。
CUBE方案为边缘AI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华邦电推出的CUBE内存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带宽和芯片尺寸,在边缘AI设备中展现出了成本优势。该技术等效于4 - 32个LP - DDR4 x 4266Mbps x 16 IO带宽,能够减少TSV面积损耗,拓宽了DDR4在智能终端、工业物联网等场景的应用空间。中原证券指出,CUBE等技术突破将加速国产存储产业链在边缘计算领域的份额提升。
本文全面分析了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的变革,指出全球资本开支激增带动存储需求增长,AI与云服务成为核心驱动力,国内厂商技术能力不断突破。同时,市场供需在原厂减产策略下进行调整,DDR5/HBM等技术迭代加快,CUBE方案为边缘AI带来新机遇。整体来看,全球存储市场正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蕴含着诸多发展机会和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