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崛起:智元机器人的创新之路与行业趋势

本文聚焦于智元机器人的发展动态,介绍了其发布的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 - 1,阐述了该模型的特点和意义,还讲述了智元机器人的量产情况以及多地竞逐“具身智能”赛道的行业趋势。

3月10日,网络上热闹非凡,“华为离职天才少年官宣刷屏”“稚晖君或再掀机器人行业风暴”等多个词条强势登上微博热搜。就在这一天,智元机器人(AgiBot)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正式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它就是智元启元大模型GO - 1(Genie Operator - 1)。

在此之前,曾以201万元年薪加入华为、如今担任智元机器人(AgiBot)联合创始人兼CTO的彭志辉,在社交平台上一直预告着要发布的“好东西”,此刻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发布,推动“具身智能”走向开放世界

3月10日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智元机器人(AgiBot)正式推出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 - 1(Genie Operator - 1)。从官方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GO - 1通过学习人类视频,帮助机器人本体出色地完成了递送水杯、制作餐点、迎接外宾等一系列任务。而且该视频还附上了仿真数据采集及大规模真机数据采集的过程画面,让我们对其研发过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据悉,智元启元大模型采用了Vision - Language - Latent - Action(ViLLA)架构,巧妙地结合了多模态大模型(VLM)和混合专家(MoE)技术。它具有诸多突出优势,比如小样本快速泛化、持续进化、人类视频学习、一脑多形等。它能够借助人类和多种机器人数据,赋予机器人革命性的学习能力。目前,该模型已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机器人本体,大大降低了具身智能的应用门槛。

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任广辉公开表示,Go - 1基于通用数据训练,拥有非常强的泛化能力。在零数据的情况下,它可以泛化到一个新场景、新任务。基于该模型部署到各行各业,整体成本会比较低。这意味着,“具身智能”将不再被困于实验室的小天地,而是朝着通用化、开放化和智能化大步迈进,最终走向开放世界。

格局研究所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席观察员李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传统的机器人通常依赖于大量标注数据和预设规则,难以应对开放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具身智能走向开放世界’意味着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预设的、封闭的环境或任务,而是能够像人类一样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自主学习、适应和行动。”中原AI院(省实验室)院长助理、战略发展部主任,河南省人工智能协会副理事长孙国英认为,如果Go - 1能达到甚至超越Deep Seek等模型的能力,将为机器人注入灵魂,使其更加接近于人,并逐渐无所不能。

智元机器人已迈向量产,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成立于2023年的智元机器人,全称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以AI + 机器人的融合创新,研发和生产通用人形机器人。从公开资料来看,作为彭志辉离职华为后参与的首个创业项目,智元新创被各大资本“寄予厚望”。它成立不足1个月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短短两年内更是斩获多轮融资,累计募资总额超16亿元。天眼查显示,智元新创的股东名单中,汇聚了高瓴创投、鼎晖投资、红杉中国、比亚迪、软通动力、三花控股集团等知名机构和企业。其中,比亚迪直接持股2.51%、软通动力直接持股1.41%。

除了融资速度引发行业较大关注,这家初创公司的创新和生产进度表现也十分惊人。官网显示,2023年8月,成立仅6个月的智元机器人就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智元远征A1”。2024年1月,全国首个机器人制造工厂建立,智元机器人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同年9月,4000平方米数据采集工厂建立。2025年1月6日,智元机器人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

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下一步,智元机器人将融入触觉等更多能力,将有双足或轮式的多种形态。”大河财立方记者还注意到,人形机器人能力提升的同时,成本或还将降低。彭志辉曾表示:“肯定是20万元以内。”当产量上到千台、万台的规模后,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将远远低于一辆家用汽车。

多地竞逐“具身智能”赛道,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智元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并非个例。在其总部所在地上海张江,机器人热潮扑面而来。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张江已建成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计划2025年形成1000万条高质量具身数据集,加速技术落地。与此同时,全国多地正积极竞逐“具身智能”赛道。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明确提出发展具身智能的城市已超过20个。

具体来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凭借技术、产业和生态综合优势,整体领先全国。合肥、郑州、天津、南京等地已在一些细分赛道布局,广州、成都、苏州已将具身智能纳入战略先导产业或未来产业培育计划。据了解,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关系紧密。“具身智能”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和应用场景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王昊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肯定会加速发展,但是离达到像人一样自主去快速移动、很好去感知人的这种意图,这背后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还有一些需要突破的。

本文围绕智元机器人展开,介绍了其发布的智元启元大模型GO - 1推动具身智能走向开放世界,智元机器人自身迈向量产且成本有望降低,同时多地竞逐“具身智能”赛道,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但仍面临软硬件突破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24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