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脓毒血症展开,通过真实案例介绍其严重性,阐述了脓毒血症的致命机制、高危人群,详细讲解了中西医协同治疗策略,还给出了预防与康复的相关措施,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血症的重要性。
脓毒血症,这是一种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死亡率能高达30% - 50%,无疑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病症。今天,我们就借助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来深入了解一下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以及科学有效的应对办法。
真实案例:脓毒血症的凶险
46岁的李女士,因腹痛和高热前往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她被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合并脓毒血症。当李女士入院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她出现了意识模糊的症状,血压也急剧下降到了70/40 mmHg,乳酸值更是升高至6.8mmol/L(而正常范围是小于2.0),病情迅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
面对如此紧急且凶险的状况,医疗团队迅速展开行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万荣文教授带领团队,立即启动了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和脓毒性休克的评估与诊断工作。并且,他们采用了“抗感染 + 器官支持 + 中医活血化瘀解毒”的三联治疗方案。
【西医抢救措施】
1. 在1小时内就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争分夺秒地控制感染。
2. 3小时内输注30ml/kg平衡液,以此进行液体复苏,为器官功能提供有力支持。
3.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来维持患者的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中医干预措施】
1. 让患者服用安宫牛黄丸,发挥其清热解毒开窍的功效。
2. 为患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以清除炎症因子,同时注射参附注射液来益气固脱。
3. 依据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的“四证四法”,辨证使用中药黄连解毒汤,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经过5天精心的救治,李女士的病情终于有了明显的好转。她的血压逐渐稳定下来,器官功能也在逐步恢复,最终成功转出了ICU。这个案例充分彰显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血症的显著效果。
脓毒血症的致命机制包括哪些?
1. 感染失控:当细菌或真菌毒素进入血液后,会触发“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2. 微循环崩溃: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引起组织缺氧。
3. 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由于缺血缺氧,其功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有哪些高危人群需警惕?
以下这些人群属于脓毒血症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减弱。
2.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不稳定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
3.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更容易受到感染。
4. 创伤或术后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创口容易引发感染。
5. 留置导管人群,导管可能成为细菌感染的途径。
6. 延误治疗的局部感染者(如肺炎、尿路感染患者),感染容易扩散引发全身症状。
7. 慢性病患者,像糖尿病、慢性肺病或肝病患者,他们的身体在抵抗感染方面可能会更加困难。
中西医协同治疗策略有哪些?
一、西医治疗:阻断感染链式反应
【黄金1小时】
1. 立即通过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迅速控制感染。
2.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完成血培养、降钙素原(PCT)、血常规、C反应蛋白、IL - 6等感染检测,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液体复苏】
1. 在3小时内输注30ml/kg晶体平衡液,纠正低血容量的问题。
2. 监测中心静脉压(CVP),以此来指导补液量,确保治疗的精准性。
【器官功能支持】
1.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帮助其维持呼吸功能。
2. 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CRRT治疗,保护肾脏功能。
3.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二、中医治疗:解毒扶正,截断病势
【急性期“解毒”】
1. 对于热毒炽盛型(表现为高热、神昏)的患者,使用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醒脑开窍。
2. 对于瘀毒内阻型(出现皮肤瘀斑、舌紫暗)的患者,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活血解毒。
3. 在稳定期进行“扶正”治疗。
4. 对于气阴两虚型患者,采用生脉饮联合参麦注射液益气养阴。
5. 对于脾肾阳虚型患者,使用附子理中汤温阳固脱。
【外治辅助】
1. 通过穴位注射,在足三里穴注射黄芪注射液,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2. 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使用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
三、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在不同的治疗阶段,西医和中医各自发挥着核心作用:
1. 急性期:西医能够快速杀菌,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中医则可以清除内毒素,抑制炎症风暴。
2. 恢复期:西医负责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则专注于修复器官功能,减少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3. 预后管理:西医监测感染指标,调整用药方案;中医调理气血,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将脓毒血症的死亡率降低10% - 15%。
预防与康复:打破脓毒血症的“死亡循环”
一、高危人群防护
1. 对于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的高危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
2. 术后或创伤患者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且尽早拔除导管,降低感染风险。
二、早期识别警报
1. 预警信号:当体温 > 38.5℃或 90次/分,呼吸 > 20次/分,白细胞>10*10⁹或<4*10⁹时,需要引起警惕。
2. 血乳酸 > 2mmol/L也是一个重要的预警指标。
三、康复期关键措施
1. 进行渐进式运动,从床上踝泵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帮助身体恢复。
2. 采用食疗方,用3g西洋参和5g石斛煮水代茶饮用,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
3. 通过针灸调理,针灸足三里、关元穴,增强患者的体质。
万荣文教授提醒大家:脓毒血症的救治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就会上升7%。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血症并非是“试试看”的方法,而是与死神抢夺时间的科学策略。一旦出现寒战高热合并意识改变的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就医!脓毒血症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并且及时进行治疗,就能够有效降低其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本文通过真实案例展示了脓毒血症的严重性,剖析了其致命机制和高危人群,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以及预防与康复措施,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血症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呼吁人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和及时治疗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