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热议长三角文旅发展,共绘消费新蓝图 聚焦两会:长三角文旅代表建言,开启消费新征程

本文聚焦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针对优化文旅供给、释放消费潜力提出的建议。代表们从黄酒产业、演艺资源配置、城市文旅融合以及文旅科技融合等不同方面建言献策,探讨如何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并优化休假制度,进一步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消费潜力。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都是国内举足轻重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有城市和乡村凭借独特魅力“出圈”,“演唱会 + 旅游”“影视 + 旅游”等新兴模式更是让不少城市收获了“流量 + 留量”。那么,如何优化文旅供给,吸引老百姓积极消费呢?在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李智慧:加速黄酒“出圈”步伐

两会代表热议长三角文旅发展,共绘消费新蓝图 聚焦两会:长三角文旅代表建言,开启消费新征程

随着国潮消费的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产品。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李智慧敏锐地察觉到,黄酒作为历史悠久的经典产业,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黄酒产品向年轻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转型,进而推动国潮消费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绍兴的黄酒企业积极创新,持续推出了黄酒咖啡、黄酒冰淇淋、黄酒酸奶等一系列新颖产品,这些产品成为了绍兴旅游消费的一大热点。同时,企业还借助线上多渠道、多平台进行推广,极大地扩大了黄酒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李智慧表示,“酒以城名,城以酒兴。黄酒不仅是绍兴的文化符号,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一粒糯米到一座酒城,绍兴正在精心酝酿一项黄酒产业振兴计划。该计划通过实施改革强企、创新拓市、优品立名、文化推广等行动,推动绍兴黄酒产业加快发展。预计到 2027 年,全市黄酒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 100 亿元。

此外,李智慧建议加大对黄酒产业的宣传力度。利用“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国家战略契机,建立切实可行的对外合作机制,制定一系列的黄酒出口优惠政策,多渠道助力绍兴黄酒走出国门,迈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推动全球演艺资源配置能力再升级

两会代表热议长三角文旅发展,共绘消费新蓝图 聚焦两会:长三角文旅代表建言,开启消费新征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市长张志强:以影视为契机,推动淮南文旅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市长张志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文化是诗,旅游就是远方,淮南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融合赋新”中拥抱“诗和远方”。

随着央视一套开年大剧《六姊妹》的热播,其主要取景地淮南市一跃成为新晋网红旅游打卡地。剧中展现的江淮风情、市井烟火与时代印记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进一步带动历史文化之城——淮南顺势“出圈”。

张志强表示,“我们要以《六姊妹》电视连续剧热播为契机,重塑淮南城市的气质和格局。”要把影视流量转化为文旅流量,推动淮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更加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淮南三山鼎立、三水环绕(八公山、舜耕山和上窑山,淮河、瓦埠湖和高塘湖),当地将把文化、生态与城市完美融合起来,用好“楚风汉韵、山水之城”这一文化资源和城市品牌,更加凸显文旅产业的地方特色和独有魅力。

淮南将持续推进城文旅深度融合,高标准建设武王墩国家遗址公园,推进寿州古城保护利用,加快九龙岗文化旅游街区改造提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不断丰富完善文旅资源和产品供给,建设楚汉文化旅游核心区。坚持“无中生有”和“有中做优”相结合,积极开展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持续擦亮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寿州窑、紫金砚等“淮南礼物”品牌,让游客在且歌且行中领略秀丽风光之美,在寻古探幽中感悟历史文化之美,在人间烟火中品鉴舌尖味蕾之美。大力推动“引客入淮”,深入开展旅游消费环境提升专项行动,用淮南“尽心”服务换来游客“尽兴”体验,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长三角区域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让旅游更有“诗意”

两会代表热议长三角文旅发展,共绘消费新蓝图 聚焦两会:长三角文旅代表建言,开启消费新征程

今年春节前夕,拈花湾凭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无人机表演、烟花秀与禅意建筑虚实结合,推出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仅仅是拈花湾以科技赋能文旅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看来,我国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已经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

走进拈花湾,游客通过小程序“拈花码”就可以轻松实现预订门票、酒店、演出等一系列服务。全息投影、AR 光影秀、AI 互动等技术的应用,让拈花湾打破了传统文化景区静态观赏的局限,为游客构建了“可触摸、可沉浸”的智慧文旅新场景。“文旅 + 科技”不仅创新和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让拈花湾成为全国文旅融合创新的先行者。

吴国平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给文化和旅游业带来的全方位、多层次改变。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文旅与科技的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产业链短板突出,社会资本参与度低,迫切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转换动能。

吴国平认为,从实践来看,文旅与科技融合,能够催生产品新体验,助力模式新升级,拓展融合新路径,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助推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还是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应有之义。

“面向未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深度融合,才能让文化走向‘远方’,旅游更有‘诗意’。”吴国平表示,他将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做好文旅融合这篇文章,探索更多融合发展空间,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时代需要的文旅产品。

本文围绕全国两会期间长三角地区人大代表对文旅产业的建言展开,涉及黄酒产业发展、城市文旅转型、文旅科技融合等方面。代表们的建议旨在优化文旅供给,释放消费潜力,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046.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