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部分地区彩礼过高问题展开,详细阐述了高额彩礼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介绍了多部门及各地为遏制高额彩礼所采取的措施,并提出要综合施策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以培育文明乡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爱情向来被人们珍视,然而当下,过高的彩礼却成了横亘在许多人爱情与婚姻之间的一道鸿沟。今年两会期间,部分地区彩礼过高这一社会现象,成为了不少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8日在“部长通道”发表讲话时提到,乡村是否实现振兴,不能仅仅看农民的钱包是否鼓起来了,还得关注乡风是否良好。如今深入农村走访就会发现,高额彩礼导致“娶不起”媳妇等现象,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关注了文明乡风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也对高额彩礼问题给予了关注。众多代表委员表示,各地在治理高额彩礼、塑造乡村新风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给彩礼“降温”,这绝非一件小事。
长期关注农村彩礼问题的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李光霞代表指出:“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不少年轻人因为彩礼过高而不敢步入婚姻殿堂;还有一些已经订婚的情侣,也会因为彩礼谈不拢而最终‘闹掰’。”
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关注高额彩礼问题,一些受访的代表委员深有感触。他们提到,家乡的亲友、乡邻对结婚彩礼过高的情况也是怨声载道。在部分地区,彩礼动辄就要十几万元甚至更高。
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鞠华国代表表示,彩礼过高不仅阻碍了年轻人的婚姻幸福,还容易导致一些家庭“因婚致贫”。他说:“在一些单身汉较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偏远山村,彩礼往往比较高。有的村民为了给孩子筹备结婚费用,一大把年纪还不得不外出打工还债。”
由此可见,移风易俗,给彩礼“降温”,树立文明新风尚,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分析道:“从社会层面来看,高额彩礼不仅破坏了乡风文明,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老百姓所烦恼的事情,就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事情。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提交了治理高额彩礼的提案和建议。今年,仍有一些代表委员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黄茂兴还引用古人“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观点指出,家风淳朴不仅有利于子女教育,也有助于改善邻里关系、促进乡村和谐。治理高额彩礼,就是要以良好的家风弘扬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为婚姻“减负”,需要“软硬”两手抓。
为了遏制高额彩礼现象,多个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全国确定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为婚姻“减负”。
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司法起到了先行的作用。去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治理高额彩礼的司法解释;今年2月,又发布了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指出:“以案释法、以案促治,涉婚约财产纠纷增幅回落了14个百分点。”
受访的代表委员认为,遏制高额彩礼,既离不开司法的“硬”招,也离不开各种“软”招。
一些地方以红白理事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委员介绍,甘肃积极推广“红白理事会 + 村规民约”的工作模式。甘肃省定西市出台了彩礼不超过5万元、婚事酒席不超过20桌等务实举措,广泛倡导喜事新办。
有的地方创新了宣传方式。广西资源县探索通过山歌、快板、三句半等文艺形式,宣传抵制高额彩礼,巧妙地传递移风易俗的理念。同时,推动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目前,该辖区内彩礼普遍在5万元以下,不少村民已经接受了“零彩礼”的观念。
还有的地方倡导以保险代替彩礼,缓解村民的养老焦虑。在福建省大田县,符合条件的“零彩礼”“低彩礼”新人还可以免费申领“康馨保”。
2024年9月22日,在宁夏银川市,新人在“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宁夏分会场展示“农村婚俗新风光荣证”。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要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
针对高额彩礼问题,最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部署破解之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书记佟亮代表认为,虽然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部分老百姓对此并不了解,因此需要在群众中加强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同时,司法机关要严厉惩处以索要彩礼为目的的“骗婚”行为。
李光霞建议,要抓好“关键少数”,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抵制高额彩礼。同时,要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培育文明乡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只有为彩礼“减负”,才能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用好家风滋润万家。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高额彩礼问题受到经济、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对这种不良风气说“不”,必须综合施策,降低农村人情负担,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的土壤。
本文聚焦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额彩礼问题,分析了高额彩礼带来的危害,如阻碍年轻人婚姻幸福、导致家庭因婚致贫、侵蚀乡风文明等。介绍了多部门和各地为遏制高额彩礼采取的“软硬”结合措施,包括司法介入、地方创新举措等。强调要综合施策,加强普法教育、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借助社会组织力量等,让高额彩礼失去生存土壤,培育文明乡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