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锁所著的《中国考古百问》展开论述,阐述了考古学的真实面貌、发展历程、面临的使命以及书中内容等方面。考古学常被浪漫化或歪曲想象,文章通过对考古学概念的溯源,与金石学等相关学问的关系辨析,以及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讲述,还介绍了书中精选的中国考古学重要发现的分类话题等内容。
古物中蕴含着先人的信息与历史的“密码”。刘文锁所著的《中国考古百问》由中华书局出版。人们对考古学往往存在诸多误解,有人将考古视为“探险英雄的学科”,甚至把考古与古董收藏、挖宝、盗墓等混为一谈。然而真实的考古学并非如此。考古学诞生于人类的探险与发现宝藏的欲望,但它有着科学的内涵。作者写这本书旨在为这一传奇而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描绘真实面貌,为对考古学和古代生活好奇的人们讲述“考古故事”。书中涵盖了“考古是什么”“怎样做考古”等基本问题,还包括考古学发现的古代中国这一极具魅力的内容。把考古相关的往事转化为文字讲述并非易事。比如“考古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很复杂,因为“考古”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个“古董”。它源于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现代在翻译archaeology时借用了这个概念,很多人因此误会考古学就是金石学。实际上现代考古学和金石学虽有渊源,但区别明显。士大夫的“好古”之风催生了金石学、古物学等精英文化,民间则兴起古董收藏风。而将大众都能参与的“考古”转变为“考古学”是近代科学体系兴起后的事情。就像李济用现代化学和古代炼丹术做比喻来解释考古学与金石学、古物学的关系一样。21世纪的考古学被赋予新使命,要满足公众对古代的好奇心。大众对“怎样做考古”也很感兴趣,考古依靠科学作业方式和技术支持,与盗墓、挖宝截然不同,尽管考古工具中保留了“洛阳铲”这种盗墓工具。如今考古学逐渐成为庞大的知识体系,成为科技界的“宠儿”。作为作者和从业者要考虑得更多更远。中国考古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取得众多重大发现。书中精选了重要发现并分七个话题介绍,如“何以为居:古代聚落与城市考古”通过遗址遗迹解释祖先从穴居走向都市文明的过程;“地下世界:古代墓葬考古”讲述古人对待死亡的方式。还有特种考古如水下考古、沙漠考古、航空考古、计算机考古等各具特色。最后“丝绸之路:在中国发现世界”展现了考古学发现的丝绸之路及其意义。写作时考虑到考古学重视亲历和感性认识,书中使用图片辅助文字解说。在新的时代,考古学未来的价值值得深思。
本文总结了《中国考古百问》这本书的创作目的,对考古学概念的解读,考古学与其他相关学问的区别,考古学在现代的使命以及书中介绍的中国考古学重要发现的分类话题等内容,全面地展现了考古学的多面性以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