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工业发展展开,阐述了淄博120余年近代工业史中的重要意义,尤其强调1955年这一关键年份对淄博成为独立区划的重要性,介绍了淄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成就、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老工业基地的担当和做出的贡献,还讲述了当下淄博在工业发展方面的努力以及推出“银领有为·淄博工业记忆”栏目的意义等。
《淄博工业记忆》预告片发布啦。淄博这个有着120多年近代工业史的城市,在我国工业史上可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呢。要是把1955年当作一个关键的起点,你会发现,工业的繁荣与变迁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贯穿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淄博人的珍贵记忆与深厚情感。
那为什么1955年这么特殊呢?原来啊,在1955年的3月9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按照国务院1954年12月9日的批复对外公布,撤销淄博、张周两市和淄川县,把淄博工矿区改成了省辖淄博市。从那以后,虽然淄博市内的辖区有过一些调整变化,但是淄博市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划以及地区名称就这么固定下来了,一直延续到今天。
淄博可是全国120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的一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像一只不断蜕变的蝴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的建设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就拿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说吧,达到百亿产值用了39年,从百亿到千亿只用了12年,从千亿到万亿更是只用了11年。而且淄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及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这个体系轻重工业一起发展,门类特别齐全,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合,相当完备,这使得淄博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
到现在啊,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里,先后有40个在淄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淄博的工业体系完备得让人惊叹,配套能力也特别强劲,产业门类齐全,市民的标准意识、契约意识、质量意识、投资意识都很浓厚,这在国内的地级市里面都是很少见的。
你可能想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好多的“第一”都诞生在淄博呢。像第一个人工喉、第一辆双层客车、第一台100立升搪玻璃反应罐等等,这些成果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卫星上天、潜艇下海都贡献了淄博自己的力量。
淄博人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工业传奇,这些传奇直到现在都让淄博人特别骄傲,深受鼓舞。这些过去的工业记忆啊,不仅仅是一个时代工业发展的记录,还包含着很多人的光荣、梦想和追求呢。
从设市到现在70年了,淄博以老工业基地的担当,走出了一条先发展重工业再发展轻工业,先打基础再求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先经历困难再收获成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路。没有广阔的胸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很难做到的。就像淄博的主要领导说的那样,传统产业就像是支撑起淄博这个“家”的“老大”,“他们干着‘蓝领工人’的活,出了不少力,大家庭才能比较稳定地持续到今天”,“这些传统产业,是城市的战略性支撑产业,它们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占有率高,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依然是淄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现在全市上下都在“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淄博凝聚起了“不拼不行、非拼不可”的强烈共识,优化了“拼在要害、拼得其法”的路径举措,营造了“拼搏担当、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借着淄博设市70周年这个好机会,淄博市委老干部局、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众日报淄博记者站、鲁中晨报社联合推出了“银领有为·淄博工业记忆”这个栏目。这个栏目是要和那些见证、亲历了淄博工业蜕变的离退休干部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淄博工业发展的往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淄博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自豪感,重振淄博产业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能给淄博这座城市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进一步增强淄博市民的集体荣誉感,传承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实业兴邦的城市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去梳理和回顾设市以来淄博工业发展的那些往事,这既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激励。对比现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共生共荣的淄博,正处在动能转换加速、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座城市步伐坚定、充满活力,正在奋力书写全新的工业传奇呢!
淄博有着深厚的工业底蕴,1955年是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年份。淄博在不同时期的工业成就显著,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且做出了巨大的国家贡献。当下,淄博在传承工业精神的同时,积极进取,借设市70周年的契机推出相关栏目以激励各方,且在新的发展阶段正努力书写新的工业传奇。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