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台经济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壮大,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建议,包括聚焦权益痛点提升维权保障、促进职业技能提升以及提供贴心关爱等内容。
【今日聚焦】
原标题:代表委员为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建言献策——(引题)
既能灵活就业,也有权益保障(主题)
工人日报 - 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陈晓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让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要着重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近年来,平台经济发展迅猛,新就业形态就像一个巨大的就业“蓄水池”,吸纳了众多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们试图解决权益保障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为这些劳动者的奋斗之路保驾护航。
一、聚焦权益痛点,强化维权保障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兰代表在调研时发现,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权益保障政策缺乏了解,而且算法规则不透明等因素使得部分骑手收入不稳定等权益保障难题。她说:“要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确保他们既能灵活就业,又能有权益保障。”
针对这些难点,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对策。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江广平指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传统劳动者群体相比,有着不同的群体特征和劳动权益需求。例如,平台企业将算法视为商业秘密,缺乏公开的意愿,这就导致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从而出现像外卖配送员陷入“算法困局”之类的问题。
为了拓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发声渠道,江广平委员提出,要提高职代会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比例,将较稳定提供服务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视为平台企业职工,保障他们参与新就业形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算法委员会,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出与算法相关的高质量提案,并且能与平台企业就算法问题展开协商;完善网络职代会的会前筹备制度,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数量大、工作时间差异大、工作地点分散的特点,充分听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意见。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快递行业加盟制企业占多数,多数快递员没有劳动合同保障,这使得他们缺乏归属感,也导致一些企业快递员流失严重、招工困难。
对此,曹鹏委员建议加强平台企业用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推动平台企业完善用工管理制度,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鼓励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加强对平台企业的法律宣传,促使企业合规用工。
二、促进职业技能提升
近年来,“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全国总工会开展的一项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调研显示,不少被调查者将新业态岗位当作暂时性、过渡性的工作,参与技能培训的主观意愿较低,部分平台企业培训意识薄弱,培训方式落后,导致以青年为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长期处于去技术化状态,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就业转岗困难。
那么如何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呢?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龙里县分公司揽投部揽投员莫富元代表从事邮递工作30年,他认为开展技能培训既能帮助快递员提升技能素质,又有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评奖激励等方式,提高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马璐委员认为,应该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获得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认定证书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助学补贴、落户加分和个税专项抵扣等政策优惠。立法部门要完善平台企业职工教育监管法规制度,将其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引导企业将劳动者技能提升情况与职业晋升挂钩,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离职率高、就业转岗困难的问题,马璐委员建议,可以做好青年就业转岗支持服务,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培养成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储备人才。建议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劳动力供需信息,为青年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待遇保障,增强制造业就业吸引力,并面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注重实操技能训练和数字化素养提升等实用内容,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投身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三、提供贴心关爱
一段时间以来,外卖骑手面临门难进、电难充、车难停等问题,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让外卖骑手的送餐之路更加顺畅,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邹震委员注意到,近年来,一些平台企业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探索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营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友好环境,邹震委员建议,将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和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形成市场监管、工信、网信、人社、公安、工会、街道社区等多方协力、整体联动,共同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的工作局面。同时,建议街道、社区定期组织外卖配送企业、社区物业代表、居民代表、外卖配送员等开展协商交流,支持外卖配送员进入社区,并明确相关管理制度。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东方代表注意到,为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餐难、就餐贵”等问题,浙江温州等地近期启动了工会“爱新餐”,只需10元就能吃饱吃好。
“建议持续扩大‘爱新餐’服务的‘朋友圈’,鼓励商家让利,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多优质实惠的餐饮服务。”胡东方代表说。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壮大。两会代表委员从聚焦权益痛点提升维权保障、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和提供贴心关爱三个方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建言献策,旨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诸多问题,为其创造更好的就业和发展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