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上海浦东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意义。浦东开发开放多年来有众多制度创新成果走向全国,2025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上海要依据战略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顾军代表还阐述了推动更多首创性改革和引领性开放成果的举措,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等内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不管外部环境发生何种变化,对外开放的步伐都不会动摇。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有序开展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通过开放来推动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上海积极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加速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窗口,以便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的理念、精神与道路。”

到2025年,浦东开发开放将满35周年。浦东作为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关键试验田,已经有众多制度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向全国。顾军代表强调,制度型开放是达成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对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意义非凡。上海必须紧紧抓住其作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的示范样板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为促使更多首创性改革和引领性开放成果的出现,顾军代表称,要逐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临港新片区的更大力度压力测试提供支持。要探索在互联网、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持续构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推动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运作。加快国际数据港的建设速度,推动国际数据中心业务的落地。此外,要全面强化改革的系统集成,深入落实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并实施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优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市场准入环境。要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的协同与衔接,消除区域行政壁垒。(经济日报记者 纪文慧)

本文总结了上海浦东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发,介绍了浦东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及战略定位,并且阐述了顾军代表提出的推动更多首创性改革和引领性开放成果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有助于浦东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不断发展,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都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107.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