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会议中的AI与青少年话题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热点话题讨论会上,关于人工智能相关话题引发委员们激烈辩论的情况。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青少年成长发展,委员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包括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优势、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针对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人工智能提出的各种建议等。

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演进的当下,关于人类是否会被其取代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被替代的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像在实验科学领域的人士就认为,人工智能想要取代人类,这种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并且还直言“我并不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至少在我的实验科学领域,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另一方则反驳道:“你过于乐观了,如今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热点话题讨论会上,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全国政协委员、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天石发言时,多次被其他委员插话打断,从而引发了正反两方激烈的辩论。整个会场的气氛一度既充满欢乐又饱含思辨的味道。一番激烈的“争锋”之后,陈天石重新掌握了发言的主动权,他提到:“青少年接触人工智能有利有弊,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则需要帮助他们科学安全地拥抱AI。”至此,讨论逐渐聚焦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青少年成长发展这一主题上。这场讨论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委员们都很坦诚地分享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并且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肖新光从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他指出:“我国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不仅会影响中国青年,也可能影响世界青年,我们要把对人工智能的治理升级作为提升国家战略和对世界文明影响力的契机。”全国政协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表示:“人工智能对当前教育的冲击,可谓前所未有。”他所在的学校已经开始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全面培训,学生通识课程也正在筹备之中。从教育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合理应用在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解决教育难题、支持终身学习以及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王笃波看来,针对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各个学校和专业都应该开设专项课程。专项课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人工智能本身的开发和应用课程,另一方面则需要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不同专业领域的内容。这两方面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其对各行业的深远影响。同时,王笃波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价值观与道德伦理的挑战、隐私保护问题、学术诚信的威胁,以及偏见与歧视等。”他还强调:“当前全球的人工智能博弈已经白热化,其中既有技术产业支撑,也有标准制度支撑,更有话语权的问题,所以应该加快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积极开展伦理规制与治理研究,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在符合伦理和安全规范的框架内进行,让人工智能向善而生。”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晗认为:“人工智能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例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兴趣爱好、获取海量信息、实现个性化教育,“但这里面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贺晗建议制定青少年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规范,同时也要强化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把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素养纳入课程体系,让青少年懂得人工智能,会使用,有判断,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驾驭者,同时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对于青少年应尽早深入接触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以避免在未来求职或学习过程中被机器轻易替代这一观点,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只表示部分赞同,他提出:“从宏观来看,我们不用去焦虑,每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都是生产力的提升,都是物质的进一步丰富,我们不必过度担心就业和工作的问题。”并且他还表示:“从微观角度来看,未来众多行业将经历重大变革,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这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人才缺口,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对于未来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曹鹏还建议,针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应用建立完善的分级分类标准,尤其在使用对象为未成年人及低龄儿童时,应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以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建议,谨防青少年对人工智能产生依赖,从而丧失批判性思维。他倡导推行“智能技术 + 人文教育”融合教学模式,同时平衡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工教学的比重,明确教师的核心定位,强化教师在情感交互、价值引导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形成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新范式。

本文围绕全国政协会议上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展开,首先讲述了会上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辩论,而后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影响,包括积极作用和潜在风险。委员们从教育、人才需求、社会问题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让青少年正确对待人工智能提出了诸如开设专项课程、制定使用规范、建立分级分类标准、推行融合教学模式等多种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099.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