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提案:让青少年“息屏24小时”引热议,姚明:为青少年健康,倡导“息屏24小时”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青少年健康相关的提案内容。包括他提出的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三大球”工作的建议等情况,并阐述了这些提案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等。

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对电子产品给青少年健康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予以高度关注。

在3月6日的北京团小组讨论环节,姚明提及自己今年带来的一项建议,那就是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这一行动旨在促使更多青少年迈向运动场,贴近大自然,融入真正的社交场景,从而成长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

姚明的这份建议一经提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3月7日,姚明接受记者采访,针对未成年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作出解读。姚明表示,他希望能够发起倡议,让更多的学校和地方参与进来。在每个学期中间选取一天,也就是24小时的时间,在此期间所有人都不使用手机,家长和学校都要积极参与。在这一天里,要让孩子们去体验真实世界,这就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的春游、秋游,只不过过去的春游、秋游是让我们离开学校课堂环境,而现在是要脱离电子化环境。

姚明在建议中明确指出,近年来,教育数字化的影响日益加深,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青少年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已经与数字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由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主持的《关于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及相关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在16834份有效问卷中,78.2%的人群“希望”自己减少使用带屏幕电子产品的时间,83.7%的教师群体赞成学生减少带屏幕电子产品的使用,而96.4%的家长担心孩子过度使用带屏幕电子产品。

姚明还提到,大家都普遍意识到孩子们使用手机屏幕的时间过多,交流时间过少,这其中包括孩子之间以及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家长自己也经常捧着手机。姚明表示,他们那一代人很幸运,成长时没有电子化环境,而现在所说的差不多是2010年后出生的孩子,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机会进行比较。姚明强调,绝对不是要否定电子化、电子屏不好,而是各有各的优势。

在建议中,姚明还借鉴了相关国际经验,例如日本的“无屏幕日”活动,该活动倡导学生和家庭远离电子设备,专注于阅读、运动或者亲近自然。这些国际实践表明,面对数字产品带来的挑战,各个国家都在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干预措施,积极探索实现数字平衡的路径。

姚明提案:让青少年“息屏24小时”引热议,姚明:为青少年健康,倡导“息屏24小时”行动

姚明的另一份建议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三大球”工作》,重点在于完善校园赛事体系,统一校园“三大球”赛事的参赛资格和赛制。

姚明提案:让青少年“息屏24小时”引热议,姚明:为青少年健康,倡导“息屏24小时”行动

姚明说:“在校内的叫体育课,校外的叫赛事,实际上体育课是教会基本的技能,就像我们刚刚开始写汉字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去练横竖撇捺,直到最后构成一个标准的汉字。但是体育赛事是什么?体育赛事就像你学会汉字了,但是写文章不是简单把几个字拼起来。应该有更多校园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有一个自己选择兴趣爱好的机会,把自己的所有潜能都发挥出来,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潜在人才。”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姚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关注青少年健康相关问题,提出“息屏24小时”行动和改进校园“三大球”工作的建议。“息屏24小时”行动旨在减少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影响,让青少年走进真实世界,且这一建议是基于调查结果以及国际经验提出的。改进校园“三大球”工作则是完善赛事体系等,这有助于青少年挖掘自身潜能。这些提案都体现了姚明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978.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