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位于上海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演艺大世界”核心地带的“Stage Door日咖夜酒”小店。小店由上海歌舞团独唱演员、音乐剧演员孙礼杰开设,店内充满戏剧元素,专为戏剧观众打造,这里不仅有特色的饮品,还承载着剧迷们的热爱与梦想,在激活上海特色文化新业态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
走出亚洲大厦,在汉口路街角转弯处,有一家名为“Stage Door日咖夜酒”的小店。这家小店位于环人民广场演艺集聚区“演艺大世界”的核心地带,是上海戏剧爱好者们趋之若鹜的打卡胜地。每当附近有演出时,不管是开场前还是散场后,都有许多观众喜欢到这里坐一坐。Stage Door店内精心设计了多处戏剧主题的打卡点,像“1排1座”剧院座椅(左)、后台同款化妆镜(右)等等,这些都是段心玫拍摄的。对于剧迷而言,这可不是一家普普通通的酒吧。在他们眼里,“它是剧场和现实世界的中转站”,“是只要走进来就会感受到幸福的地方”。Stage Door的顾客们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上海歌舞团独唱演员、音乐剧演员孙礼杰就是这家店的老板。某个周六下午5时,刚在亚洲大厦完成音乐剧《粉丝来信》午场演出的他,推开门走进店里,热情地和几位熟客打招呼。他说:“从剧场来到店里,就好像从一个家回到了另一个家,演员和观众都在剧场之外有了可以休憩的地方。”去年6月开业的戏剧主题酒吧Stage Door,汇聚了诸多的剧场元素,在环人民广场这片充满演艺氛围的土壤上迅速发展起来。像它这样的文艺“聚点”,正在为极具上海特色的文化新业态注入活力。这家店是专为戏剧观众打造的。孙礼杰说:“以前我去百老汇、悉尼歌剧院看戏的时候,发现国外观众有个习惯,每次散场后或者幕间休息时,他们会很随性地找家店喝杯酒,和朋友们聊天,我特别喜欢这种轻松自在的社交文化。”于是,他就想开一家专门为戏剧观众打造的酒吧。他很快就想到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日咖夜酒”模式。按照“地段要好”“要离演出核心圈足够近”的选址原则,他把目光投向了亚洲大厦附近。这栋楼被剧迷们戏谑地称为“宇宙的中心”“竖向生长的中国百老汇”。Stage Door这个店名源于剧迷们熟悉的“SD”文化,其本意是演职人员通道,演出结束后,观众会在那里等待与演员进行近距离互动。从店名开始,浓郁的戏剧元素就扑面而来,紧紧抓住了剧迷们的心。孙礼杰说:“可能是演员的‘职业病’吧,我习惯了在规定情境下沉浸、体验、将心比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就会想,如果我是一个戏剧爱好者,当我在演出散场后走进这家店,我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想要购买什么产品呢?”在店内,“1排1座”剧院座椅、后台同款化妆镜、墙上的剧照和台词等戏剧元素随处可见。孙礼杰还把自己积攒的演出工作证挂在楼梯一角,做成了创意装置。就连经常到店里来的小白猫,他也给取名叫“白玉兰”。他还笑着说:“我家里有两只狗,一只叫‘百老汇’,一只叫‘格莱美’,现在这只小猫来了,就应该取一个我们上海艺术奖项的名字。”吧台对面,有一块写满留言的黑板,特别引人注目。孙礼杰表示:“这些来自观众的夸赞或者吐槽,都是他们对剧目最真实的想法。”不少业内人士对这块留言板很感兴趣,因为观众的心声就是演出市场的“风向标”。在开这家店之前,孙礼杰有过一次加盟品牌咖啡店的经历,不过只做了三个月就失败了,剩下的咖啡设备他舍不得卖掉,心里就埋下了再次创业的种子。他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应该有更独特的定位?是不是店址没选好?应该和我的主业相关联吗?”就这样,Stage Door的雏形慢慢形成了。孙礼杰希望Stage Door就像一个“家”。他说:“我的初衷就是搭建一个社交空间,大家因为戏剧而聚集在这里,就像家人一样,可以一起商量票务、关注剧评、分享对同一位演员的喜爱,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喝酒聊天。”Stage Door的顾客大多是背着帆布袋、拿着相机和演出周边,穿梭在上海各个剧场之间的女孩,她们自称“剧女”。孙礼杰说:“这是一群非常可爱的人。从以前作为演员在SD时和观众交流,到现在作为老板和顾客聊天,我越来越能理解她们的感受了。在店里,大家渐渐变得无话不谈,有时候探讨对戏和角色的理解,有时候分享生活中的困惑,还有人会向我倾诉考研、工作时遇到的问题,把这里当成树洞。”28岁的橙子每周都会拖着行李箱,从江苏太仓赶到上海连续看戏,去年她看了近百场音乐剧,攒下了厚厚的一沓戏票。在看戏的间隙,她喜欢和朋友在Stage Door里消磨时光。她经常对孙礼杰说:“孙老板,你一定要坚持把店开下去啊,这可是我们‘剧女’的‘快乐老家’。”孙礼杰在音乐剧《粉丝来信》中饰演出版人李灵,橘子是他在舞台上的重要道具。“多吃橘子才会好”是他和调酒师专门为《粉丝来信》打造的鸡尾酒,他说:“我们用橘子和酒营造出剧中‘朝华编辑部’的那种温暖质感。”打开饮品单,会发现特调的名字都很“有戏”,像“春之觉醒”“妈妈咪呀”“钢的琴”“人生舞台”“演出顺利”等等。晚上7点,店里会响起三道场铃,这是“日咖”和“夜酒”独特的交班仪式。孙礼杰说:“我和调酒师、咖啡师每个月会组织两到三次‘头脑风暴’,绞尽脑汁想新点子、新创意。”特调饮品的灵感大多来源于经典音乐剧,或者是能让剧迷们会心一笑的“热梗”。从饮品的名字、配方到设计呈现,每个细节都力求引起观众的共鸣。“有时候也会让调酒师自由发挥,他们根据季节和顾客的口味进行设计,然后由我来取名字。”在招聘调酒师和咖啡师的时候,孙礼杰很看重“眼缘”和“理念”。他说:“这和戏剧很像,鸡尾酒和咖啡也在‘讲故事’。”他会向应聘者讲述一些剧本桥段、角色形象。在设计“钢的琴”特调咖啡时,他向咖啡师介绍了音乐剧《钢的琴》,他说:“这杯饮品必须要有深厚的层次,要有东北老工业城市的那种味道。”咖啡师做出的作品让他很惊喜,他说:“太厉害了!我甚至都喝出了‘铁锈’的味道。”Stage Door所在的演艺大世界聚集了27个专业剧场、80余个演艺新空间。孙礼杰觉得:“周围总是有新的戏剧和观众,所以总是充满新鲜感,总能激发出新的创意。”他认为做饮品的过程就像创作一部戏,自己就像是制作人,“我提出想法,主创们帮我实现,一起打磨出精品,艺术创作也是这样的。”Stage Door开业的时候正值旺季,当时是暑假,客流量大大超出了孙礼杰的预期。“我们还请了运营线上点评App的团队,兴奋地想着怎么‘破圈’,怎么吸引路人走进剧场。”“但是3个月后,现实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他没想到,9月的营业额急剧下降,每天的流水降到了几百元。他这才意识到:“我们店的生意,和周边剧场的开票情况、演出排期紧密相关,一旦戏剧和观众少了,顾客就少了。”孙礼杰分析,Stage Door是典型的“私域强,公域弱”的业态,客户的黏性很强,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新的瓶颈。目前门店仍然高度依赖剧迷群体。他说:“我们及时调整了预期,先把剧迷‘家人’们照顾好,慢慢打磨出品牌效应,强化独特的定位,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冬季本是酒吧的淡季,附近陆续有餐饮门店关门或者合并,但是每到夜幕降临,孙礼杰的小店却格外热闹。音乐剧粉丝们在这里举办应援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进店,孙礼杰说:“生意逐渐回本,有了回升向上的趋势,我很有成就感。”“现在做餐饮,越来越考验店主的创新思维和融合能力。戏剧加餐饮,很有可能产生‘1 + 1>2’的效果。”等店铺经营满一年,孙礼杰想对营业数据进行一次客观的分析,再探索升级和发展的道路。孙礼杰说,业内很多导演、制作人、音乐人都是Stage Door的常客,他们会在店里休闲小酌、讨论创作、收集观众反馈。“或许在未来,Stage Door会承载更多的艺术活动,比如沙龙、工作坊、演后谈,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对孙礼杰来说,上海歌舞团独唱演员、音乐剧演员、酒吧老板这三个身份是相互滋养的。他说:“走出剧场,整个社会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如果我不是演员,没有对行业的密切观察,我做饮品的想法就会枯竭;如果我只做演员,没有搭建这个和观众交流的平台,我的演艺道路也会越走越窄。”孙礼杰在上海长大。2014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表演工作,他见证了上海音乐剧市场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他说:“在上海,我们有‘剧场群’,有庞大的观众群体,这是时代和城市赋予我的机遇。”“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累了吗?来剧场做个梦吧”……墙上的这些寄语让顾客们忍不住驻足观看,这是孙礼杰为店铺写的Slogan。他希望大家通过戏剧缓解压力、找到自我,朝着积极美好的未来前行。
Stage Door是一家位于上海演艺集聚区核心地带的戏剧主题酒吧,由演员孙礼杰开设。它以独特的戏剧元素吸引剧迷,店内有多处戏剧主题打卡点。饮品也与戏剧紧密相关,特调名字富有戏剧特色。虽然经营过程中遇到过营业额下跌等问题,但它凭借对剧迷群体的精准定位和特色经营,在淡季也能逐渐回本。同时,它还承载着剧迷的社交需求,未来还有可能开展更多艺术活动,并且孙礼杰的三个身份相互滋养,这家店也在上海的文化新业态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