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开放团组”活动展开,讲述外媒记者在此活动中的提问内容以及他们从中获得的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展现这一活动对外媒记者深入探究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截至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经有33个代表团开展了“开放团组”活动。这一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外媒记者们纷纷参与其中。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并且积极地向各个代表团提出自己心中关切的问题。那么,这些关注着中国各地发展的外媒记者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他们带着疑问而来,又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有了哪些更深层次的认识呢?在3月6日 - 7日期间,环球资讯广播的记者们深入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多个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进行采访。“开放团组”活动就像是一块磁石,不但吸引着国内媒体的关注,更是让大批的外媒记者蜂拥而至。而且,不少外媒记者还得到了提问的宝贵机会。很多外媒记者所提出的问题都围绕着中国各地与记者自身所在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合作展开。举个例子来说,浙江宁波可是我国唯一面向中东欧的国家级展会——中国 - 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举办地。在浙江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现场,保加利亚《言论报》的记者塔尼亚·格卢赫切娃就以这个博览会为切入点,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中国 - 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已经在浙江宁波连续举办了多年,并且今年5月还将再次在宁波举办。近期,浙江省又再次强调了对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省份的承诺。宁波作为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它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进而促进自身发展呢?”再看贵州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越南《人民报》记者的提问重点放在了贵州和东盟国家的合作上。他问道:“近年来,贵州与东盟在经贸、人文、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非常紧密,成果也十分显著。贵省对于下一步与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以及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有哪些考虑呢?”在会后,这位越南记者还接受了环球资讯广播的专访。他表示,自己亲眼目睹了近年来越中两国以及东盟国家与中国在经贸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他说:“我作为驻华记者,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心十分高兴。近年来,我们两国之间以及各个地方在很多方面的合作都非常务实,取得的成效也很大。我见证了这种睦邻友好关系给双方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有不少在“开放团组”活动中提问的外媒记者,都能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进行提问。像俄新社的记者阿列克谢就在湖北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中用中文提问:“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企业。我想请一位企业家代表讲述一下企业的发展故事,分享一下成功经验。”(此处配有阿列克谢在湖北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提问的照片,照片由魏宇晨拍摄)在会后接受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阿列克谢表示,通过参加各个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他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各地的情况,并且会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俄罗斯的受众。他还说:“现在有很多俄罗斯人到中国旅游,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去比较有名、规模比较大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湖北省可能很多俄罗斯人都不太熟悉,但是我自己去过这个地方,我觉得那里很美,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湖北的美丽,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参加各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的外媒记者本身就曾经到过相应的省区市。他们把自己对当地发展的印象、当地为何能取得如今的发展成绩等问题带到了活动现场。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驻华记者戴思佳曾经去过深圳,当地的高科技企业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是,在广东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上,她的提问就和深圳今年将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有关:“深圳今年在优化高科技生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会后接受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戴思佳说自己对深圳的创新活力印象深刻,同时也关心未来广东将如何拓展同印尼的经贸合作,所以才专门来报道广东团的“开放团组”活动。她表示:“我对深圳的总体印象是,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非常现代,而且年轻人很多,我能感受到深圳年轻人的热情。广东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非常富裕,也有不少企业已经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或者开展业务了。我也想通过这次机会了解未来印尼同广东开展更多经济合作的前景。”在各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现场,中外记者提问都很踊跃,然而提问名额毕竟有限。不过,那些没有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也并非一无所获,而是带着收获离开了。参加重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的加纳通讯社首席记者斯蒂芬·阿桑蒂这样告诉环球资讯广播记者:“关于重庆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听到过很多,我想知道是什么造就了重庆。加纳正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我们想看看能从重庆汽车工业中学到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发展我们的汽车工业,我们也会寻求建立合作。总的来说,我们正在考虑合作将给我们两国带来的更多益处。”在人大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的现场,外媒记者通过与全国人大代表直接进行交流互动,或者深入地观察思考,这样的采访报道就像是一把钥匙,成为他们深入探究中国发展密码的重要窗口。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放团组”活动中外媒记者的表现。他们积极提问,问题多围绕各地与自身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合作等方面,没有提问机会的记者也有所收获。这一活动成为外媒记者深入探究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展现了中国发展在国际上受关注的程度。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