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在2025年全国两会被提及的西班牙合资项目,这一项目是中国车企从“产品出海”到“本土共生”的最新实践。文章从反向合资、全球织网、技术筑基等多方面剖析奇瑞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及其意义。
2025年全国两会的舞台上,聚光灯洒在奇瑞汽车与西班牙埃布罗(EBRO)的合资项目上,这个项目被当作“国际合作典范”而被提及。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车企在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跨越,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出海”,而是迈向了“本土共生”的新阶段。
在此大背景下,2025年全国两会将奇瑞西班牙项目列为“国际合作典范”这一举措,宛如给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它犹如一面旗帜,不仅仅是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优秀样本,更像是在茫茫全球化浪潮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揭示出一条破局全球化的可行路径——技术赋能,本土共生。
先来看“反向合资:技术输出改写产业叙事”这一板块。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街头,那巨大的广告屏上呈现出一幅引人注目的画面:搭载奇瑞电动平台的EBRO S700在高迪建筑群间穿梭,车尾的“Powered by Chery”字样与圣家堂的尖顶相互辉映,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位于巴塞罗那的埃布罗工厂,曾经在经营的困境中沉寂多年,宛如一颗被遗忘在角落的明珠。然而,2024年奇瑞的介入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场合作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市场换技术”模式。奇瑞凭借自主研发的电动化平台,激活了埃布罗的品牌遗产。仅仅7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首款车型S700的下线,这一速度令人惊叹。并且,还将工厂的本地化率提升到了80%,同时创造了千余个就业岗位。奇瑞并没有选择简单地建新厂,而是选择了“复活”西班牙这个有着百年工业底蕴的符号,把技术输出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双方的合作巧妙地结合了奇瑞的技术专长和埃布罗的品牌优势。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让埃布罗这个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品牌重新焕发生机,并且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西班牙《国家报》给出了高度评价:“这不是外来者的征服,而是给老工业区注入新灵魂。”可以说,这种“技术入股 品牌共生”的模式,为突破欧盟反补贴壁垒开辟了新的道路。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技术输出只是表面现象,其内核是文明对话。当中国车企学会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讲述共赢的故事时,欧洲工厂里的螺丝钉也能拧紧出文化认同的力量。
再看“全球织网:从适应性创新到生态重构”方面。奇瑞在全球化的版图上,布局于100多个国家,但这并非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奇瑞一直坚定地奉行“本土化”策略。它会深入研究海外各国市场的不同环境、市场情况以及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等各种因素,然后“因地制宜”地对产品进行适应性开发。通过深入探究各地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正是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使得奇瑞集团在2024年海外销量突破114.5万辆,连续22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正在将“出海”提升到一个新的维度——“入海”。例如,在土耳其地震救援中积极参与,在智利联合公益组织推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甚至投入350万美元启动全球生态保护项目,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融入品牌基因。
很明显,本土化对于奇瑞来说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生存的基本法则。当来自东方的汽车企业从“外来者”转变为“共建者”时,才能在异国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如同树木长出年轮一般。
在“技术筑基:全球标准下的极限攻坚”方面。支撑奇瑞全球化野心的是其对技术自主权的不懈追求。28年来,奇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燃油、纯电、混动、增程等多种技术路线上齐头并进,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领域持续开拓创新,不断有新技术和新产品问世。
同时,奇瑞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同一个体系、同一个标准的质量管理,建立了极为严苛的全球极限工况验证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精益求精,确保每一辆车都具备全球品质。这种全球化研发的思维模式,使得奇瑞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实行全球一体化管理,并且七度斩获ICQCC国际质量金奖,重塑了“中国制造”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毕竟,在这个时代,得标准者得天下,技术标准就像是新时代的航海图。当中国汽车制造商从“追赶标准”转变为“定义标准”时,全球市场的罗盘指针最终将会指向东方。
最后是“从‘出海’到‘入世’的中国答案”部分。作为出海的领跑者,奇瑞深知,真正的全球化并非仅仅是市场份额的简单加减运算,而是文明价值的乘法效应。当汽车企业成为社会进步的协作者时,商业上的成功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奇瑞的全球化实践,揭示了中国车企突破双重挑战的解题思路——在存量市场中,以技术溢价取代价格内卷;在高势能市场,以生态共建来消除文化隔阂。
当欧洲车企因为碳排放罚款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奇瑞通过反向合资模式输出新能源技术,缓解了欧洲的减排压力,并且助力其产业升级。这种战略定力,正是奇瑞在“两会案例”中的价值所在。它展现了中国汽车从“产品出海”到“价值共创”的进化历程。
当奇瑞在巴塞罗那工厂镌刻下“In somewhere, for somewhere”的标语时,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答案:全球化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共同书写新工业文明的开篇。
文章围绕奇瑞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展开。通过奇瑞与西班牙的合资项目阐述反向合资模式的创新,包括技术输出与文化融合等意义。还讲述了奇瑞在全球织网方面的本土化策略及成果,以及技术筑基方面对技术自主权的追求和高标准质量管理的意义。最后指出奇瑞的全球化实践揭示了中国车企应对挑战的思路,体现了从产品出海到价值共创的进化,强调全球化应是共同发展而非零和博弈。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