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Manus爆火背后,产业政策“早”字诀

在DeepSeek和Manus等国产AI产品相继走红的背景下,全国两会期间相关的科技发展情况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支持姿态。同时探讨了在快速变化的科技创新领域,产业政策如何在“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的理念下,既抓住机遇又避免盲目投入,克服成见,尊重发展规律,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等内容。

DeepSeek、Manus爆火背后,产业政策“早”字诀

DeepSeek、Manus爆火背后,产业政策“早”字诀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打趣地表示:“经济主题记者会,快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他提到,这两天要是不谈谈DeepSeek,似乎就显得有些落伍了。然而,话音未落,又一款国产AI产品Manus横空出世并且迅速走红。据了解,Manus与交互提供信息不同,它能够协助用户进行简历筛选、房地产调研以及股票金融数据分析等工作。如果用DeepSeek的角度来评价Manus的话,DeepSeek像是“最强大脑”,而Manus则是“全能打工人”,二者并非直接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不管怎样,从DeepSeek到Manus,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持续在行业内引发热烈的讨论,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仿佛就在眼前。

面对这些新兴技术,全国人大发言人以及各位部长们都纷纷表示赞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一举措彰显出更为积极的支持态度。报告还着重指出,出台实施政策要尽可能早,宁早勿晚,要与各种不确定性抢夺时间,一旦看准就要一次性给予足够的支持,以此提高政策的实际效果。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早”这个字,是因为当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就拿近几年科技领域的热门词汇来说,2022年是元宇宙,2023年是ChatGPT,2024年则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有些在不断迭代升级,有些则逐渐冷却。不得不承认,机遇是转瞬即逝的。政策支持能够早一步,创新突破就能够快一步,这样一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就更有机会抢占发展的优势,从而在竞争格局中崭露头角。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层面,如何做到“趁早”,这对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是一种考验。热门产业就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轮换登场,时明时暗,在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之前很难证实其价值。要是产业政策和财政投入的方向出现错误,哪怕行动再早,也不过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但会浪费光阴,虚掷资源,还会错过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报告中所说的“一次性给足”政策的前提是“看准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与时俱进,持续提升对形势的研判能力,从而确保决策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稳定性。

在擦亮眼睛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克服一些固有的观念。例如,“人有我无”并不代表着失败,不同的环境自然会孕育出不同的成果。对于创新的定义,也不能过于狭隘。陆铭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就谈到,创新并不局限于那些热门的、前沿的领域,像江西武功山下打造冰雪世界,新疆利用盐湖水养海鱼,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好的灵感想法都属于创新。

再比如说,报告中特别提及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种中性的情况,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创新恰恰是源自于不确定性。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不久前谈到,当技术方向模糊的时候,反而对所有人都是更加公平的,因为一旦路线清晰了,大公司就能够凭借资源和人力进行竞争,所以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模糊的阶段反而有更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台政策既要争分夺秒,与各种不确定性抢夺时间,也要给那些“伟大的不确定性”留出时间,从而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很多时候,事物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在千变万化中保持定力,这与“能早则早、宁早勿晚”并不冲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迅速行动,把抓早、抓快、抓好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通过及时有效的政策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上跑出更快的速度。

文章从DeepSeek和Manus等AI产品的走红切入,阐述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新兴技术的支持态度。探讨了在科技发展迅速、机遇转瞬即逝的情况下,产业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同时也要避免盲目,需在“看准了”的前提下“一次性给足”政策。此外,还强调要克服成见,正确看待创新和不确定性,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45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