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王丹丹,从办公室综合科的文秘工作者转变为出色的经侦“猎狐者”的历程。期间她遭遇挫折后努力学习成为“六边形徒弟”,在“猎狐”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她在工作中的辛苦与对家人的思念等情况。
在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有一位名叫王丹丹的民警。她曾经在办公室综合科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在大家的印象里,她是个擅长文字工作的“笔杆子”。然而,这样的印象在她调任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后逐渐被改写。2021年2月,王丹丹来到了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人们本以为她凭借多年的材料撰写功底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但实际上她却面临着“从零开始”的巨大挑战。毕竟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从警十多年的老警察了,不再有“新手保护期”。她只能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学边练。没想到,很快她就遭遇了挫折。2021年底,在审讯一起合同诈骗案的嫌疑人何某时,何某有着令人惊叹的人生履历,还是国内知名大学的博士生。面对这样的嫌疑人,王丹丹心生怯意。在审讯过程中,她擅长的写作毫无用武之地,不仅没能突破何某的心理防线,反而被何某的专业术语和冷静态度压制住了。审讯局势急转直下,最终被迫中止。当时的王丹丹看着手中的材料纸,泪水滑落,心中满是挫败、愧疚和失落。但是,王丹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她知耻而后勇,在金融、反洗钱、反假币、涉税、证券、商贸、传销、非法集资等各个经侦业务领域寻找老师学习。她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不管什么案子都要参与,什么知识都要学习,什么领域的专家她都去拜师。同事们都称她为“六边形徒弟”。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刻苦学习,她逐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三年的磨砺之后,王丹丹成长为经侦领域的“多面手”。她的书橱堆满了专业书籍,笔记本上记满了案件分析和审讯技巧。2024年,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机——入选“猎狐”专案组。2024年8月,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接到举报,嫌疑人王某利用境外旅业便利,非法兑换外汇,涉案金额巨大,被公安部列为“猎狐”对象。王丹丹负责对王某的劝返工作。然而,王某家庭背景复杂,其家属态度冷漠,拒绝配合,劝返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但王丹丹非常细心,她从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中发现了问题。她发现王某的女儿收入微薄却每日外卖花费二三百元,王某的前妻无业却使用高档护肤品,家中吃的车厘子都是高档等级。这让她推断出王某与其家属存在利益勾连。专案组以此为突破点,对王某利益链条中的多名近亲属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王某终于主动联系了王丹丹。王丹丹深知不能单纯施压,于是她选择用温情打动王某,比如发送外孙的照片、家属的问候等。最终,王某在聊天软件上留言表示愿意回国面对法律。王某被成功劝返后,由这个案件发起的全国集群战役,在全国范围内打掉了18个非法经营团伙,抓获76名嫌疑人,此案还获评“2024年度公安部经侦局全国十大战役”,有力维护了我国外汇市场的健康秩序。作为队里为数不多的女侦查员,王丹丹没有得到任何特殊优待。她一年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出差,出差时几乎一半时间都在路上,她创造的36小时跑3省4市的出差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与其他侦查员不同的是,每次出差她都会寄一封“家书”。这背后是有故事的,2024年7月,她与同事在深圳取证后乘坐凌晨飞济南的航班,途中遭遇台风过境,飞机剧烈颠簸,客舱有失压风险。当时她惊慌之后,拿出手机写下想对家人说的话,虽然最后有惊无险,那些文字也没发出,但从此她就养成了出差写“家书”的习惯。她的“家书”里凝聚着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着她对这份职业的坚守和热爱。她的行李箱常年放在车后备箱,随时准备出差,因为经侦案件复杂,早一秒破案就能减少国家和群众的损失。她的丈夫虽开玩笑说家快成明信片博物馆了,但背后是家人对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王丹丹从“笔杆子”到“猎狐者”的转变,展现了她的责任与担当。她的“家书”不仅是对家人的深情告白,更是对警察职业的无悔誓言。
王丹丹从文秘工作转型为经侦民警,经历挫折后努力成长,在“猎狐”工作中取得成绩,同时在忙碌的工作中坚守对家人的爱与责任。她的经历体现了一个民警在职业发展中的坚韧、智慧以及对家庭和职业的热爱与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