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辞任荣耀CEO一个多月后,新任CEO李健推出“阿尔法战略”,荣耀要转型成为AI终端生态公司。这个战略是一个AI“三级火箭”战略,涵盖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从多个角度看,这一战略下券商和市场、CEO李健、荣耀股东看似都是赢家,但荣耀实施这一战略面临诸多挑战,如巨大的投入、手机业务面临的市场压力、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等。文章还对比了荣耀1.0时代赵明带领下的发展情况,探讨在荣耀迈进2.0时代,李健带领下的荣耀面临的变数与不确定。
赵明辞任荣耀CEO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现在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已经烧起来了。在聚光灯下,新任荣耀CEO李健站在台上宣布,荣耀即将转型成为一家AI终端生态公司。在李健身后的屏幕上,映出了一行字:“HONOR ALPHA PLAN”,这便是荣耀未来的发展新方向——“阿尔法战略”。所谓“阿尔法战略”,其核心要点在于荣耀要从原本的模式转型成为“生态公司”。这第一把火就从重新定位战略开始烧起,李健这一举措可谓力度十足、决心满满。荣耀向生态转型其实是大势所趋,毕竟像华为有自己的智慧生态,小米也构建起了人车家生态。荣耀虽然在PC领域已经站稳脚跟,但距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如今的新战略,无疑是要为荣耀的生态布局增添新的板块。李健为荣耀制定的战略计划是一个AI“三级火箭”战略。在第一阶段,要让每一个终端设备都具备AI智能体能力,这是设备端的一场变革;第二阶段,要将AI能力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与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能办公等各个行业进行融合;到了第三个阶段,荣耀的愿景是让AI成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工具,实现碳基生命与硅基智能的共生共存。有业内人士对互联网江湖透露:“这个新战略看起来IPO的意味很浓。”荣耀的“阿尔法战略”乍一看似乎有些“天马行空”,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战略很符合当下的趋势,是一个能够实现“三方共赢”的战略。首先,券商和市场是赢家。荣耀未来上市是一个机遇,要知道荣耀曾经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一度超过400亿美元,目前2000亿的估值并非其高光时刻。在荣耀IPO前期的这个关键节点,李健提出“阿尔法战略”,实际上是给市场提供了一个高估荣耀的理由。为什么要高估荣耀呢?李健给出的答案是“覆盖家居、出行等场景的AI生态系统”,这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工具”,最终愿景是“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共存”。听起来确实充满了科幻感,但只有被高估,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溢价的机会。毕竟在情绪高涨的市场环境下,总会有人为了美好的蓝图而愿意付出更多的溢价,只是要真正抓住这个机会并非易事。其次,CEO李健也是赢家。过去荣耀在赵明的带领下,赵明的光环太过耀眼。对于刚刚上任荣耀CEO不久的李健而言,他需要一个足够有分量的策略来开启属于他的荣耀时代。在公司内部,新战略是树立威望的好机会。新战略一旦提出,各个业务部门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人员也会有新的调动和安排,这些都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至于这个战略能否很好地落地,能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荣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暂时先不做讨论。再者,荣耀股东也是赢家。一直有坊间传言,赵明辞任与荣耀IPO有关,虽然小道消息难以证实真伪,但从股东的角度来看,荣耀从华为分拆出来独立经营已经四年了,现在的估值约为2000亿。这么大一块蛋糕摆在眼前,谁不想尽快拿到手呢?当下正值荣耀IPO的关键时期,一个充满想象力的BP战略是一个加分项,它有可能提高荣耀的估值,也可能会让潜在的投资者更加看好。尤其是现在AI赛道和机器人概念赛道非常火热,二级市场一片涨势,只要能和“硅基生命”沾上边,只要能让未来的股东有一个好的退出机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显然,新CEO李健更能把握股东的心思。既然都是赢家,那有没有输家呢?“阿尔法战略”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战略,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有句话说的好:“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百步是先烈。”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对于当下的荣耀来说,“阿尔法战略”是否合适呢?我们不妨先粗略地算一笔账。为了便于理解,按照静态分析的方式,根据这个“阿尔法计划”,荣耀要在未来5年投入100亿美元来实现目标。要知道荣耀原本Pre - IPO的估值总共才2000亿,按照这个目标,5年的投入要超过估值的三分之一。当然,这只是静态分析的结果,但即便如此,这个投入力度也是相当惊人的。荣耀的主营业务是终端设备,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手机。那么现在的手机市场是什么样的呢?根据IDC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总出货量同比下降6.4%至12.4亿台,市场规模还在不断萎缩。在没有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之前,荣耀拿什么来投入这100亿美元呢?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过去的荣耀,讲述的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故事,其实还是设备互联、智能生态那一套,靠拓展硬件产品来描绘愿景。但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手机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天眼查APP股权架构显示,荣耀的股权结构包含地方国资、第三方资本、经销商、供应商、运营商,涵盖了手机上下游全产业链。也就是说,荣耀的利益本质上就是产业链的利益。有手机行业的朋友透露,在这个行业里,几家大厂都会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只有荣耀总是给供应商足够的利润,原因很简单,因为供应商不仅是合作伙伴,还是股东。那么问题就来了,当业务、战略与产业链深度绑定,正在向IPO冲锋的荣耀,该如何平衡好资本市场、用户、供应商的利益呢?荣耀已经迈进2.0时代。独特的股权结构不仅决定了荣耀与产业的特殊联系,也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管理层的组织架构。目前来看,荣耀经历了两任经理人时代。1.0时代的荣耀务实奋进。赵明出身于华为,他和余承东一同拼搏过,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赵明时代的荣耀踏实上进,虽然荣耀不是从零开始,但就像一个勤勉努力的世家子弟,在华为的滋养下成长,最终脱离华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独立早期,荣耀凭借Magic 3、荣耀50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这些粉丝中很多都是昔日华为的支持者。在华为重新回到高端手机市场之后,荣耀的产品策略发生了新的变化。荣耀数字系列开始关注女性市场,荣耀GT则定位为“年轻一代的电竞手机”,而核心的荣耀Magic 7主打AI。在荣耀Magic 7的发布会上,赵明现场实测用“YOYO”智能体下单2000杯咖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荣耀的产品实力强劲,市场策略灵活多变,赵明时代的荣耀极具战斗力。在荣耀最困难的时候,国内市场份额仅剩3%,赵明带领团队在两年内让荣耀回归主流,从others阵营重新回到前五,并且在24年第一季度,荣耀的市场占有率再次登顶,成为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媒体对赵明的赞誉再多也不为过,称他为肱股之臣、中兴之臣都当之无愧。赵明辞任之前,荣耀就已经开始押注AI了,比如在MagicOS 9.0上开始加入YOYO智能体,背后是由中国移动的灵犀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可以说,李健未来要走的AI战略之路,前期的基础已经打下了。而2.0时代的荣耀,则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一位做战略咨询的朋友曾经告诉我,新战略是为了解决新问题的,归根到底战略是为业务和增长服务的。“阿尔法战略”虽然着眼于估值,再怎么为股东考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业务上来。但是在业务方面,李健面临的局面可能并不乐观。根据IDCD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荣耀的市场份额下滑至13.7%,在国内手机市场的排名降至第五位。Canalys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一季度至三季度,荣耀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逐季度下滑。CEO李健想要朝着生态企业的方向发展并没有错,但要做好生态,首要的是手机业务得稳固。战略上的愿景再宏伟,都不如先把销量提升上去。毕竟手机行业是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只有有了销量,才能给品牌和产品赋予新的标签。就像小米,手机业务在高端化进程中做得有声有色,然后开始涉足汽车业务,汽车业务发展得蒸蒸日上,品牌上反过来又对手机业务的高端化起到了反哺作用,人车家生态构建起来后,科技、生态的标签就牢牢地贴在了小米身上,实现了产业到品牌的闭环。华为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全场景生态还是鸿蒙智行生态,品牌的格调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OPPO、vivo虽然不像小米、华为那样把生态盘子铺得那么大,但核心的手机业务非常稳固,品牌特色标签贴得很牢。vivo把本分文化践行得很好,在份额上能够登顶做到第一,核心就在于能做好产品,战略上不折腾。OPPO也是本分文化,不过产品做得没有那么极致,所以近期有些掉队。相比之下,这几年荣耀的处境比较微妙。一方面,高端市场华为强势回归,抢占了不少原本属于荣耀的市场份额。赵明时代的荣耀之所以成功,一个原因是外部环境好,接住了华为溢出的流量,高端化进程轻松了不少;另一个原因是赵明时代的荣耀产品做得很到位。另一方面,在IPO前夕,荣耀迈进李健时代,并且在新战略将成为生态公司之后,核心业务的精力可能会被分散。如今的手机业务是强者之间的竞争,OPPO、vivo、小米、荣耀,哪一个不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脱颖而出的品牌呢?在这样一个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中,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市场份额。摆在荣耀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一边要筹备IPO,一边要转型生态,手机业务还能保持那么强的竞争力吗?一位业内朋友表示:“生态这个标签,荣耀很难贴得牢固,真正把生态做起来的其实只有华为和小米。做生态这件事,不依赖手机,反而要依赖产业布局,小米如今生态如此繁荣,是因为雷军在十年前就已经投资了很多硬件企业,今天荣耀再讲生态战略,可能已经有些晚了。”做生态面临的真正挑战在于资源。做生态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资源,而是整个集团的资源,只有产品、软件、合作伙伴生态容量足够大,生态才能做起来。对于硬件公司来说,利润率相对较低,如果自身业务不够强劲,就很难集中资源去做大生态,反而可能会使主营业务被颠覆。由此看来,上市对于荣耀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完美的事情。至少对于当下的荣耀而言,与其给市场描绘生态蓝图,不如先聚焦于核心的手机业务。也许在AI时代的变革之中,脚踏实地比仰望星空更有价值。最后,含泪告别赵明之后,希望李健能够带领荣耀真正走向新的“荣耀”。
荣耀在新CEO李健的带领下推出“阿尔法战略”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这一战略在某些方面对券商和市场、李健、股东看似是多方共赢的局面,但荣耀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巨大的投入、手机业务的市场压力、平衡各方利益等。荣耀经历两任经理人时代,赵明时代务实奋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李健时代面临着更多的变数与不确定,荣耀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转型生态面临着诸多困难,当前或许应先聚焦手机业务。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