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周锦的专访展开,探讨了东西方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服饰再度崛起的推动因素、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传统服饰的交流互鉴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服饰文化等内容。
中国,向来有着“衣冠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其服饰文化历史悠长。中国传统服饰在世界时尚舞台上不断掀起新潮流。在时尚前沿的意大利和法国,东方传统服饰也一直保持着活力。那么,东西方传统服饰的发展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在新时代又如何相互借鉴、擦出新的火花呢?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周锦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给出了答案。下面是访谈实录的摘要:当被问到东西方传统服饰各自的发展历程时,周锦指出,东西方服饰的演变与各自的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中国服饰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服饰形制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礼文化和祭祀文化是核心部分,五礼都有对应的服装形制。从皇家到百姓,不同场合的服装都有讲究,而且中国服饰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五行对应五色,服饰形制与四季、十二地支相联系,这也诠释了“时尚”。从周朝开始,众多典籍就有服饰文化的记载,历经各朝代发展,到民国旗袍改良成为潮流,如今呈现多种风格“多元并盛”的局面。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所说的话也体现了服饰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西方服饰发展受“以人为本”观念影响,其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古希腊时期男女服饰以袍为主,用珠子装饰并别于右肩。古罗马时期受中国丝绸和刺绣影响,服饰仍以袍为主但有刺绣点缀。文艺复兴时期舞会服装盛行,特点是收腰和大裙摆,白天和舞会服装风格有所不同。18世纪后进入洛可可时代,一战后香奈儿和迪奥等品牌让女性从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谈到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今社会再度崛起的推动因素时,周锦表示,20年前汉服复兴是文化回归,现在马面裙的崛起是文化自信的表达,也是对传统服饰美学的致敬。华服崛起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文化崛起带动民族自信,国家倡导传统文化复兴让人们意识到中国有独特的时尚设计体系;二是年轻人尤其是留学生和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促使华服复兴;三是生活方式转变,“90后”“00后”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将传统审美与现代美学结合,他们对传统生活方式感兴趣的同时也喜欢汉服绚丽色彩。对于东西方传统服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互鉴,周锦称,这种交流无处不在。迪奥用马面裙做高定款,爱马仕收集中国绣片,这是中国传统服饰对西方品牌的影响,而小香风、西装等风格则是从欧洲传来的。以日本为例,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服饰文化源于唐代服饰,经过改良创新保留了中国唐代服饰的美学与色彩体系,还传承了面料织造和染色技术。后来日本设计师走向国际舞台,输出设计并形成独特文化,在色彩运用上有自己的风格。各国应构建自己的色彩与时尚体系,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服饰文化方面,周锦强调要重视年轻人的力量。“90后”“00后”对传统文化兴趣达到新高度,他们通过新媒体提升传统服饰影响力。2023年华服和新中式服装成为时尚焦点,政策重视、各界推动加深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他们探索祖先技艺,各国设计师也应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结合现代需求提升传统服饰魅力。
文章通过对周锦的专访,全面阐述了东西方传统服饰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服饰复兴的原因,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传统服饰交流互鉴的表现与意义,以及强调了年轻人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社会多元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