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读书意义何在?匡老师演讲引发的深度思考

本文围绕着AI时代学生提出的“有AI为何还要读书”这一问题展开。通过武汉匡老师的演讲以及对AI发展现状等多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读书学习的真正意义以及人与AI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话题。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AI的崛起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探寻确定性,以何种心态和规则去对待AI,这都需要我们用自身的努力来给出答案。最近有一个颇受关注的事情,那就是武汉的一位中学高三班主任匡老师的一番言论获得了百万点赞。在这个AI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现象背后有着值得深思的意义。匡老师在演讲中提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校长要求老师们必须学会使用DeepSeek的时候,教室里的学生却向匡老师提出了质疑。学生们的疑问是:既然有AI了,人为什么还要念书?为什么要记那么多东西?直接问AI不就好了吗?匡老师对此给出了深刻的回应,他指出,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点,那就是正是因为有知识的积累,人才可能具备独立的思维。就像唐僧之所以成为唐僧,不是因为那卷经书,而是因为取经的那段路途。无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得多么值得信赖,在思想和人格上,人都应该保持独立,“不独立,毋宁死”。学生提出的“AI时代为什么还要读书”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值得探讨。就在这几天,继DeepSeek在全网掀起热潮之后,又有一个AI应用Manus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这个处于测试阶段的应用还存在争议,但AI不断加速进化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当医生看到AI生成的治疗方案发出“天塌了”的感慨,当编辑难以分辨投稿的作者是人还是AI的时候,人与AI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匡老师演讲中的那句关于唐僧的话,其实是引自《奇葩说》的一期辩论。当时的辩题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詹青云站在反方的立场上,借助唐僧的这个比喻来表达她的观点: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她认为能够共享的仅仅是数据,数据不能等同于知识,知识需要不断进步,而能够让知识进步的时代,是人们可以否定知识的时代。且不说到目前为止“AI幻觉”一直没有得到解决,AI生成的信息,仍然需要人去辨别和验证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就算AI完全可靠,AI生成的结果也必然受到过往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它可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呈现,但是却难以突破既定的模式去创造全新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AI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不管它多么巨大、多么智能,终究是存在内容边界的,而人的创造力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如果读书学习就等同于考试,成绩好是依靠反复记忆和重复性刷题得到的,那么学生认为AI生成答案更高效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学习的真正意义并非是为了与AI竞争谁能记住更多的知识点,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深度思考、不断探索、塑造人格与价值观的过程。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已有的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更要锻炼出批判和质疑的能力,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超越甚至颠覆现有的知识,这是AI无法替代的。从更宽泛的层面来看,汲取知识仅仅是学习的一个方面,体悟生活、健全人格才是学习更长远的目标。我们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打破自己、重塑自己。这个过程中,不存在一秒生成的快捷键,也没有3D打印模板,能够雕琢出更好自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手中的刻刀。事实上,学生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AI技术带来的强烈刺激,另一方面也表明AI正在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冲击。从这个角度来讲,匡老师的那番充满激情的演讲,既是讲给学生听的,也是讲给处于变革时代的每个人听的。那种以灌输知识为目标、以标准答案为考核的教育方法,很难培养出具有主动探索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孩子。而那种倾向于用物质回报和短期利益来衡量学习价值的功利心,也很难让人抵御AI带来的高效和便利。聪明的人会学习如何驾驭工具,进而发明工具,而懒惰的人则会沦为工具的附庸。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学生困惑背后的社会焦虑,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安全感的缺失。对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能否赶上AI带来的市场变化感到迷茫的,又何止是学生呢?同样地,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以怎样的心态面对AI,以怎样的规则使用AI,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回答。

AI时代的到来引发了诸多思考,学生关于“有AI为何还要读书”的困惑反映出AI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冲击。匡老师的演讲点明了知识积累对独立思维的重要性,而人与AI关系的探讨揭示了AI虽能整合信息但无法替代人的创造力等独特价值。同时,文章也指出教育不应功利,我们要在AI时代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应对之策,包括以正确心态面对AI、明确读书的多元意义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143.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