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上,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代表提出建立大包奶粉国家收储制度的建议。阐述了大包奶粉是原奶的一种转化和储存形式,目前奶业面临生鲜乳均价下降、公斤奶利润空间为负等情况,而中国乳制品产业仍有发展空间,建立该制度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保护养殖主体和企业发展、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收储的奶粉可用于公益,此外他还认为应加强奶业公益宣传等内容。
中新经纬3月7日消息(闫淑鑫 实习生 贺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那就是建立大包奶粉国家收储制度,以此来稳定奶业的基础产能。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受访者供图)
大包奶粉实际上是原奶的一种转化与储存的形式。魏立华介绍说,为了确保中小型奶牛牧场能够健康地发展,各个主要的乳品生产企业都会按照协议足额地收购牛奶,那些多余的部分就会被喷制成大包奶粉进行储存。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生鲜乳的均价为3.32元/公斤,与上一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达到了13.42%。
2024年7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在2024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公斤奶的利润空间出现了新情况,这是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有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
魏立华还指出,目前在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仅只有42公斤,这个数字还不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60%,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的乳制品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保持奶业稳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基于此,魏立华建议,可以借鉴中国在粮食收储、猪肉收储等方面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同时参考欧盟“干预性应急库存”调节乳制品供需的经验。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来牵头,建立起大包奶粉国家收储制度。当奶产量多时就进行喷粉收储,而当奶产量少时就投放市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养殖主体和乳品生产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从而推动奶业高质量地发展。
魏立华还表示:“收储的奶粉可以发放给有需要的人群,从而推进全民健康公益事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魏立华认为,国家还应该加强奶业的公益宣传,从而推动乳制品的消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公益宣传,倡导消费者多饮用牛奶,这样能够加快奶业库存的消化。“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派发乳制品消费券的方式,增加乳制品的消费,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奶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本文总结了全国两会上魏立华代表提出建立大包奶粉国家收储制度的建议及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奶业目前面临的价格、利润等状况,中国奶业消费现状与发展空间,以及该建议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对奶业相关主体发展的意义,还有收储奶粉用于公益、加强奶业公益宣传等相关配套举措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