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中国资产看法转变,资金流向生变

外资正在全面重估中国资产,美国银行的调查显示受DeepSeek崛起等因素影响,买入中国股票(尤其是科技股)的理由在改善,看法正从“可交易”转为“可投资”。同时介绍了A股和港股的市场情况,如A股的板块领涨情况、港股的指数涨跌,还特别指出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可观,科技股表现亮眼。另外提到大量资金涌入港股科技股,南向资金净买入量巨大。全球范围内股票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投资者“冒险”意愿强烈。并且还阐述了中国香港股市受全球基金的信心提升情况,以及中国“科技十雄”被关注,内地资金也在大举买入港股科技股的现象等。

外资正在全方位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美国银行在其最新的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里表明,受到像DeepSeek这类新兴力量崛起等积极因素的带动,买入中国股票(尤其是科技股)的合理性正在逐步增强,这或许足以吸引长期投资者再次涉足中国股票市场。美银认为,外界对中国股票的观念正在从单纯的“可进行交易”转变为“值得投资”,这无疑是投资心态以及资金流向方面的一个巨大转变。就当下的市场行情来看,A股呈现震荡反弹的态势,创业板指涨幅超过1%,引领两市上涨,沪深京三市有超4100股飘红,上午半天的成交量就达到了1.07万亿元。在A股中,机器人、超导、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车等板块涨势明显。港股方面,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2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37%。需要注意的是,截至当日午间收盘,恒生指数在年内累计的涨幅已经达到了14%,这一成绩使其成为全球表现最为出色的主要市场之一。其中,科技股的表现更为耀眼,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6%。与此同时,大量的资金正在不断涌入港股科技股。根据Wind数据显示,在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的金额高达224.23亿港元,这个数字是自2021年初以来单日购买量的最大值。从全球的视角来看,股票已然成为投资者最为青睐的资产类型,投资者展现出了15年来最为强烈的“冒险”意图。美银的调查结果显示,基金经理们的现金持有水平已经降低到了2010年以来的最低程度。美银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目前投资者的操作策略是“做多股票,做空其他一切”。美国银行在2月7日 - 13日期间,对全球168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查,这些基金经理所管理的资产总计达到40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万亿元)。在美东时间2月18日,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团队的报告中提到,18%的受访者在2月的调查里预测恒生指数在2025年将在全球表现最佳,这一占比和纳指并列位居第二。这也是自去年11月首次出现在月度调查中以来,恒指首次进入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基金对中国香港股市的信心有了极大的提升,甚至已经达到了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相同的水平。在市场层面,截至2月19日午间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4%,可与德国DAX指数相比较,成为全球表现最优的主要市场之一。其中科技股表现更为突出,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26%。美银的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采访过的很多投资者在去年仍然把中国看作是一个‘交易市场’,快钱来来去去,追逐交易性的反弹,而全球的长期资本依旧不相信并且很少参与其中。但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现在认为中国的基本投资理论一直在不断改善。”美银还特别提及了股息上升和保险公司投资流动等较为长期的有利因素。另外,有华尔街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所谓的“十大”中国科技股上,甚至觉得它们能够作为美国“科技七巨头”的替代品。智慧树投资WisdomTree Asset Management股票策略主管Jeff Weniger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中国‘科技十雄’可以说超越了美股‘科技七巨头’。这件事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很少有人察觉到。”Jeff Weniger所说的中国“科技十雄”包括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汽车制造商吉利、比亚迪,科技集团小米,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美团,以及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资金也在大规模地买入港股科技股。据Wind数据,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224.23亿港元,这是自2021年初以来最大的单日购买量。分析认为,这一波资金潮主要是由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所推动的。当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5%,有望连续第六周上涨。从个股方面来看,2月18日有多只港股被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其中阿里巴巴的净买入额为33.91亿港元;小米集团被净买入6亿港元;腾讯控股被净买入5.07亿港元;中国移动被净买入3.89亿港元。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截至2月18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累计达到1853.85亿港元。随着大量资金涌入中国香港股市,A股与H股之间的溢价率已经下降到了约34%。高盛策略师在最新的报告中提到,DeepSeek以及其他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态势。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可能的信心提升,将会使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提升15% - 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流入。长江证券指出,在“AI+”产业链爆发的大背景下,港股正在从“红利牛”迈向“AI牛”。过去3年,港股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受到宏观环境的较大影响。随着AI格局的改变,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可能会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春”,从价值股重新转变为成长股,虽然业绩兑现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估值的重构已经出现。美银的调查还表明,全球股票已经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资产类别,投资者表现出了15年来最为强烈的“冒险”意愿。调查显示,基金经理的现金水平已经下降到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全球股票将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的资产;另有1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持有的债券仓位不足。Hartnett在报告中表示,投资者现在是“多仓股票,空仓其他一切”,这种看涨情绪受到今年经济强劲增长和美国利率下降预期的支撑。由于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以及美国经济衰退已避免的迹象,全球股市自2022年底的低点以来已经上涨超过60%。美银指出,这一上涨主要是由美国科技股带动的,随着投资者转向欧洲股市,对所谓的美国例外论(投资者主要押注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也开始动摇。调查显示,投资者普遍预计,欧洲斯托50指数2025年的表现将超过美国科技股占比较大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具体而言,有22%的受访者认为,欧洲斯托50指数将成为2025年的“表现最佳”。此外,总体投资者看涨情绪(衡量现金水平、股票配置和全球增长预期)从6.1升至6.4,但仍低于2024年12月的“泡沫”水平。最后,调查还显示,全球经济衰退预期降至三年来最低,约77%的基金经理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继续降息。

本文总结外资重新评估中国资产,中国股票在一些因素影响下从“可交易”向“可投资”转变。A股和港股市场有不同表现,港股科技股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包括南向资金的大规模买入。全球投资者对股票投资热情高涨,“冒险”意愿强烈,且对欧洲股市未来表现预期提升,同时全球经济衰退预期降低等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021.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