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母公司乐摩物联递交上市申请,可能成为共享按摩椅第一股。尽管它盈利状况良好,但共享按摩椅这一业务存在口碑两极分化、规模和成长性受限等情况。文章还分析了乐摩吧的盈利模式、市场地位,以及上市后面临的优质点位难寻、盈利模式单一、用户服务与维修难做等挑战。
共享经济这个像是被遗忘在上个十年的概念,如今又有企业走向IPO了。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的母公司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共享按摩椅第一股。要知道,两年前乐摩物联还与机构投资者对赌失败,然而两年后的2024年前9个月,它就净赚1亿,给股东分红4000多万。谁能想到,人人都能议论几句的共享按摩椅,在占据越来越多的黄金位置后,竟然在资本市场也有了立足之地。不过,不管是在机场、车站只是想短暂放松一下的旅客,还是长期使用的忠实用户,都不能让乐摩吧高枕无忧地冲刺上市。毕竟,这门生意整体规模不大且成长性受限,即便走到上市这一步,依然充满焦虑。首先来看,谁在为共享按摩椅生意捧场呢?在电影院、高铁站、机场、商店到处都是的共享按摩椅,有人觉得是“放松神器”,也有人觉得是“消费刑具”。共享按摩椅口碑两极分化,这恰恰表明这个行业还是受人关注的,毕竟哪怕是负面声音,也比悄无声息好。程凯因为工作经常在全国奔波,是共享按摩椅的常客。他说:“平时没注意是什么品牌的按摩椅,但是一年下来估计至少用了十几次。”对他来说,花几十元既能按摩又能打发候机时间,性价比很高。他还提到,经常出差的人都能理解舟车劳顿后想要放松的心情,“有时候在机场或者高铁站等候的时间是最完美的休息时间,戴上耳机好好享受30分钟的按摩,起身之后只会觉得这钱花得真值。”有一次,程凯为了赶第二天的早班机在大兴机场过夜,他在共享按摩椅上花30元选择睡眠模式度过了4个多小时,机器会平躺下去,睡个短觉没问题。从部分社交平台也能看到,不少消费者偶尔体验后觉得共享按摩椅“真香”,像“每次逛商场的时候都累得不行,怎么没有早点发现这种好东西”“感觉按得还是挺得劲的,花小钱享受一下也没什么不行”这样的评价很常见。但是,也有人觉得共享按摩椅卫生条件差、按摩效果不好,是花钱买罪受,甚至有时候像“逼人受刑”。春节期间,沈思思在电影院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时发现,高价购买的黄金观影区标配是共享按摩椅。虽然不会像商场里的共享按摩椅那样不断播放消费提示音,但一落座,按摩椅就会自动启动几分钟的试体验模式,之后按摩程序终结在哪一步,按摩球就会停留在对应地方。沈思思抱怨说:“两个小时的电影,后背全程有三个球顶着,中途换了好几种姿势都坐不舒服,麻烦电影院以后在座位图上标明哪些位置是按摩椅,我一定避开!”在她看来,电影院和共享按摩椅的联合生意是在损害消费者利益。除了对按摩效果不满,共享按摩椅的卫生问题也常被诟病。有报道称,贵州遵义的罗女士在共享按摩椅上坐了一小时后,次日便在大腿后侧发现了荨麻疹。在商场、车站也能看到共享按摩椅表面污渍明显,偶尔还有食物残渣和异味,卫生状况实在让人担忧。所以,共享按摩椅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很常见,但有人觉得便利,有人觉得困扰。再看,一路跑马圈地的躺赚生意是怎么做到的呢?当人们还在讨论共享按摩椅是否卫生、是否舒服的时候,背后的公司已经盈利并且准备上市了。令人疑惑的是,是什么模式让这个共享经济旧时代的生意跨越周期盈利了呢?乐摩吧的母公司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乐摩物联在2024年的前9个月净赚近1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的9457.8万元,更远超2022年853.4万元的经调整净利润。所以在上市之前,乐摩吧给股东们分红了4000多万元。乐摩吧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就是量变推动质变。招股书显示,乐摩物联在电影院投放的按摩设备增长迅猛,到2024年前三季度达32.05万张,同比增长率超70%。同时,乐摩吧还在提高高端场景的覆盖率,例如机场,乐摩吧的单台设备年收入达3.15万元,远高于商场的8808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交易额计算,乐摩吧连续三年(2022 - 2023)在中国内地智能按摩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9.4%涨到37.3%,更是行业第二名的两倍(2023年数据)。市场占有率与单台设备收入的双轮驱动,给乐摩吧带来了直接收益。2022年、2023年,乐摩吧母公司营收分别为3.3亿元、5.86亿元,2024年前9个月营收为6.14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营收规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53万元、9458万元、1亿元。乐摩吧采用的是直营 + 合伙人模式双驱动并行,70%的服务网点由公司直接管理运营,30%交给合伙人,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合伙人负责选址、装修等运营工作,之后产生的交易额按比例分配。这种模式帮助乐摩吧迅速扩张,据其官网显示,乐摩吧累计用户数达1.5亿,服务网点超4.5万个,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此外,乐摩吧的顺利扩张也得益于同行的“衬托”。国内按摩椅头部品牌、摩摩哒母公司荣康集团旗下按摩业务分为按摩椅、按摩小电器、共享按摩椅三块,但早在2022年,荣康集团的共享按摩椅收入就开始明显下滑,从2018年到2021年,收入占比一路从16.02%下降至2.32%,毛利率更是在2021年跌至 - 14%。所以荣康集团作出逐步放弃共享按摩椅业务的改变,不再侧重共享服务板块。另外,爽客、码客街等品牌也在各种压力下逐渐衰落。最后,风光过后,这门生意还能火多久呢?尽管乐摩吧终于走到了冲刺上市这一步,但共享按摩椅的市场增量很难说可观。这个曾经被资本追捧的赛道,经历了资本退潮、玩家消失,才艰难地出现了一个头部品牌。面对诸多硬伤和日后更难的扩张难题,乐摩吧冲刺IPO只是持久战的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全方位突围。有分析师认为,乐摩吧接下来面临的首要难题是优质点位难寻。虽然乐摩吧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招股书显示其后的四家智能按摩服务竞品的市占率总和仍达49.4%,而且健康科技公司或传统按摩设备制造商也可能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加剧竞争。与此同时,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智能按摩椅市场2018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只有9%。这意味着,乐摩吧的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价格战、技术创新或差异化服务来抢占市场份额,压力会越来越大。而优质点位数量在减少,到处都能看到共享按摩椅,接下来难免会相互竞争。乐摩吧要想长期保持优势和利润,就必须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拓宽护城河。其次,其盈利模式单一。目前,乐摩吧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用户使用费,这种盈利模式单一,高度依赖用户消费行为习惯。在宏观经济形势下,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对非必需的按摩消费会更谨慎,这会导致乐摩吧的用户流量和使用频次降低,进而收入下滑。为增强抗风险能力,乐摩吧需要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例如,可以与品牌合作,在按摩椅上投放广告或提供增值服务(如健康咨询、产品推荐等);可以推出会员制度,为用户提供专属优惠和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留存率。与此同时,用户服务与维修更新也很困难。共享经济发展到现在,用户体验依然是核心竞争力之一,黑猫投诉显示与乐摩吧有关的投诉达908条,内容从费用到服务都有,可见乐摩吧在提高用户口碑方面还需努力。乐摩吧需要从技术层面优化按摩程序,提供更个性化、智能化的按摩体验,例如通过传感器和AI技术实时调整按摩力度和方式。同时建立更严格的清洁和维护机制,例如引入自动化清洁设备或与专业清洁公司合作,确保每台设备在使用前后都能达到卫生标准。但以乐摩吧的重资产模式来看,无论是清洁维护还是后续维修更新,都面临不小开支,如何平衡是个问题。“第一股”既是荣耀,也是枷锁。(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程凯、沈思思均为化名。)
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的发展现状。一方面,乐摩吧在盈利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即将冲击上市。另一方面,其业务存在诸多问题,如口碑两极分化、市场竞争压力大、盈利模式单一、用户服务和维修存在困难等。乐摩吧要想在未来保持竞争力,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