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消费提振助力内需扩大,解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在以旧换新、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与举措及其意义。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并且提高投资效益,进而全方位地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的良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方面的短板,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支撑。

大力提振消费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相比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一任务的排序有所提前。而且,今年在提振消费方面的措施更为详尽,具体涵盖了十个方面,像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诸多专项举措都包含其中。

“以旧换新”持续推进,国债支持规模加倍。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今年将会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能够有效地激发消费活力。据悉,2024年中央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带动了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使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在2025年,除了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这8类家电产品之外,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也被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当前,中央财政已经预先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用于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衔接工作。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向央广网记者介绍,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2025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对于2024年是翻倍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品种也扩充到了12种,覆盖范围还将进一步延伸到农村,预计随着品种、范围、规模的变化,中央和地方补贴的力度会有所增强。

增加优质供给,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的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上一年提高0.9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增长6.2%,快于商品销售的增速。其中,交通、旅游等服务消费零售额增长态势良好,数字娱乐、在线教育、直播及短视频购物等新型消费带动信息类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随着我国人均GDP不断升高,居民消费需求从关注“有没有”转变为关注“好不好”“优不优”,消费需求特征从大众化朝着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转变,从而对消费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一些商业综合体、旅游景点等消费环境里,经营者提供的消费体验、商品种类、服务模式等呈现出高度相似、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状况,这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就迫切需要打造具有差异化和独特性的新型消费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闫冰倩向央广网记者介绍,此前,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措施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消费场景,例如智慧零售、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新需求,提升消费体验,推动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洪涛表示,在当下的新消费时代,一些新零售场景备受青睐,“实物商品中的特色商品供不应求,服务商品、体验商品同样供不应求。”在他看来,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购买产品(实物)”发展到“购买服务、购买体验、购买文化、购买理念、购买生活方式”,所以,需要有效的商品供给、有效的服务供给和业态供给,需要创新和丰富各种场景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从市场层面来看,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通过创新推动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蕴含着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中,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优质的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一样,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宜居宜业的基本公共产品,也是当前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优化消费环境简单来讲,就是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开心。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刘日红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全方位扩大内需,‘全方位’不只是‘花钱买东西’这种直观消费,还要增加优质供给,解决‘有钱买不到’的问题,并且优化环境,防止‘花钱买不开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消费方面,商品和服务的丰富度和品质都需要提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照新表示,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当前商业网点相对不够健全,大多是小卖店,商品不够丰富多样;二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配送效率低,时效性差。相关部门负责人曾经指出,消费环境涉及众多部门和各行各业,当前跨行业领域的新业态新消费越来越多,存在部门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的问题,容易导致标准规则滞后、监管维权空白,这既会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会制约新质生产力自身发展。“比如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迅速,监管相对滞后,需要及时出台针对性措施,防止乱象滋生。”闫冰倩指出,当前需要加强对新兴消费领域、跨境消费等方面的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实上,新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行业监管工作已经在优化完善。在两会的“部长通道”集中采访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针对直播电商乱象表态“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这是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消费环境建设文件,通过多项举措全面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环境的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回应当前社会的普遍关切,也要紧跟产业变革做好顶层设计,最终构建“优化消费环境 - 提振消费信心 - 扩大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消费的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有望大幅提升,从而为全方位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提振消费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如以旧换新国债支持翻倍、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多方面举措,全方位扩大内需。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发展且补贴范围扩大,优质供给从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出发,改善消费环境从多方面保障消费者权益等,这些措施将共同推动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94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