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长期处于战略焦虑状态,这种焦虑主要源于印尼带来的地缘威胁。文中详细阐述了印尼在人口、军事力量等方面对比澳大利亚的优势,以及历史上印尼的扩张主义倾向。还提及了双方的领土争议焦点如圣诞岛等问题,同时分析了美国在澳印关系中的战略平衡策略,最后讲述澳大利亚面对印尼威胁和美国偏袒时,选择将矛盾外引,利用“中国威胁论”来转移矛盾,澳印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征等内容。
澳大利亚一直处于一种战略焦虑的状态之中。这种战略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印尼所带来的地缘威胁造成的。说来十分讽刺,澳大利亚应对印尼威胁的方式竟然是把中国树立成靶子,企图引起自己的老大美国对自己的重视,从而获得美国的撑腰,以此来对冲印尼的威胁。印尼可是东南亚最大的群岛国家,在人口和军事力量这两方面与澳大利亚相比,形成了极为巨大的反差。印尼的人口数量多达2.7亿,这个数字是澳大利亚人口数量(2600万)的十倍还多;其陆军规模达到了36万之众,而澳大利亚的常备军数量仅仅只有大约6万。这样悬殊的体量差异,致使印尼在澳大利亚北部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地缘阴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印尼所表现出的扩张主义倾向更是让澳大利亚的危机感不断加剧。在二战之后,印尼通过军事手段吞并了荷兰遗留下来的东印度群岛领土,像西伊里安就被其吞并,并且印尼还试图去控制巴布亚新几内亚,而巴布亚新几内亚曾经可是澳大利亚的传统势力范围,这无疑让澳大利亚深感不安。圣诞岛是双方领土争议的一个焦点。这个岛就像是一颗楔子,它位于印尼爪哇岛以南仅仅340公里的地方,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也不过500公里,可是它距离澳大利亚大陆却大约有2000公里。这座岛屿有着非常关键的战略地位,它曾经属于英属新加坡,在印尼独立之后就觊觎这个岛,不过英国在1958年通过《圣诞岛法令》将其移交给了澳大利亚,从而粉碎了印尼的想法。如今,圣诞岛扼守着印尼人口和经济核心的爪哇岛,澳大利亚还在此设置了军事设施,印尼虽然将其视为“头顶的枪口”,但却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同时,印尼群岛扼守着澳大利亚通往亚洲的海上命脉,像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等这些关键的航道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再加上爪哇岛人口过剩所引发的非法移民问题,这就使得澳大利亚对其“北方防线”的脆弱性更加忧心忡忡。在二战期间,日军借道印尼轰炸达尔文港的历史记忆,也一直是澳大利亚安全焦虑的核心所在,印尼在地缘上既是澳大利亚的“屏障”,但也被看作是潜在的“入侵跳板”。在这种地缘威胁的情况之下,美国的战略平衡策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尽管印尼对澳大利亚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但是美国从自身的全球战略布局出发,将印尼视为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支点。在1965年苏哈托政变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支持印尼军方屠杀了数十万共产党人,借此巩固了印尼作为西方阵营“反共堡垒”的地位。
而且,印尼控制着马六甲海峡南岸,这一关键的地缘位置使其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节点。所以,美国长期默许印尼的扩张行为,以此来换取印尼的合作,例如在东帝汶问题上,美国对于澳大利亚遭受的“背叛”保持沉默。这就使得澳大利亚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作为美国的盟友,它既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又不得不在印尼的威胁面前进行“自我克制”。面对印尼的潜在威胁以及美国的不对称偏袒,澳大利亚选择将矛盾向外引导,“中国威胁论”就成为了其转移矛盾的战略工具。澳大利亚渲染“中国切断贸易航线”这样的叙事,将针对印尼威胁的底层逻辑转移到了中国身上。比如,澳大利亚采购核潜艇以及部署F - 35战机,名义上是针对中国,可实际上却是在防范印尼可能的海洋扩张。尽管中澳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澳印之间的贸易额,在2021年印尼对澳出口仅仅只有32亿美元,但是澳大利亚却以“减少对华依赖”为名义去拉拢印尼,实际上是为了对冲印尼的地缘风险。通过塑造中国这一外部威胁,澳大利亚既向美国表露出自己是“反华先锋”的忠诚,又间接强化了对印尼的军事威慑,从而避免与印尼直接冲突引发美国的不满。当前,澳印关系呈现出“表面合作、深层对抗”的特征。在经济领域,双方在矿产和新能源领域既存在合作的情况,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印尼停止铝土矿出口直接冲击了澳大利亚28亿美元的贸易,而澳大利亚则加速本土稀土开发以降低对印尼的依赖。在军事方面,虽然两国签署了《防卫合作协议》并且举行联合军演,但是印尼同时加强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互动,像南海合作、俄印海军演习等,这就凸显出了印尼对澳大利亚信任的局限性。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来拉拢印尼,但是印尼坚持“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借美制印”的机会,却也加深了地区战略的不确定性。印尼庞大的体量以及其历史上的扩张主义,注定会成为澳大利亚长期的地缘梦魇。而美国对印尼的偏重,迫使澳大利亚以“中国威胁论”为盾牌,在维护自身安全与迎合盟友利益之间艰难地进行平衡。这种复杂的矛盾关系不仅仅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更是揭示了印太地区权力结构的复杂性。真正的威胁往往隐藏在“盟友”的面具之下,而所谓的“敌人”可能只是转移矛盾的虚构靶标。
澳大利亚由于印尼的地缘威胁而处于战略焦虑中,美国因自身战略考量偏袒印尼,这使澳大利亚处于两难。澳大利亚于是利用“中国威胁论”转移矛盾,澳印关系表面合作实则对抗,这种复杂关系反映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和地区权力结构的复杂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