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触电”:李利代表的焕新计划,李利代表:借电商之力让非遗技艺焕发生机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布依族服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利代表的事迹与计划。她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还计划借助电商和直播发展的机遇,邀请专业人士为绣娘培训直播技能,并且将围绕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式创新提出建议,希望非遗文创产品在电商助力下取得更好发展。

“连线代表委员”活动正在进行,今天要讲述的是李利代表的故事。

原标题为“李利代表:推动非遗技艺‘触电’焕新”,由光明日报记者陈冠合、吕慎报道。

李利代表,作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布依族服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她自豪地说:“我们的产品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线上线下都卖得特别好。”在2015年返乡创业之后,李利代表就怀着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强烈责任感,开始潜心研究刺绣、蜡染、蓝靛染等传统技艺。她巧妙地将布依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日常用品以及民族文创系列产品当中,这一举措成功带动了数百名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李利代表深知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她强调:“我们不仅生产商品,更要传承非遗技艺。”她敏锐地察觉到近年来电商和直播蓬勃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为非遗文创产品开辟出了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于是,她有了一个很棒的计划,那就是邀请专业老师和直播达人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专门为绣娘们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在培训方式上,她打算采用“短平快”培训、以岗带训等多种方式,目的就是帮助绣娘们尽快掌握直播技能,让更多的布依族绣娘走进直播间,去尝试这种全新的“新农活”。

李利代表满怀信心地表示:“传统手艺‘触电’焕新,正将‘指尖技艺’加快转化成‘指尖经济’。”在今年,她打算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式创新提出相关的建议。她殷切地希望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能够在电商的助力之下大放异彩,为绣娘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从而推动民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总结了李利代表在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计划。她已经在产品融合文化元素带动就业方面取得成绩,未来还将借助电商直播为绣娘提供培训,提出非遗项目相关建议,以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借助电商发展,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民族文化的推广和绣娘的增收。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656.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