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美食:品味自然、岁月与文化的馈赠 浙江站:探寻浙菜背后的文化底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美食大会》节目,尤其是该节目以浙江为开篇站,深入挖掘浙菜背后独特的文化内涵,包括浙菜与自然、岁月、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等内容。

中华美食种类繁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融媒体美食文化节目《中国美食大会》开播啦,这个节目以一省一辑的形式,深挖不同地域的风味宝藏,在全国掀起一场充满文化气息的中国味道热潮呢。这个以“好吃”为主要特色的节目,第一站就选在了浙江。瞧,节目里展示了浙菜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八大菜系里,浙菜有着独特的风格。它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这是因为浙江的海浪带来了鲜嫩,山川沉淀了醇正。在社交平台上搜浙江美食,各种佳肴满屏都是,仿佛顺着网线都能闻到那股清鲜的味道。像宁波的糟骨头蒸白蟹、杭州的南宋桂花鳖烧羊、衢州的江山烧冬鹅、台州的家烧白水洋豆腐等等,简直就是一场让人吃不够的美食之旅。那《中国美食大会》为啥钟情于江南,先来到浙江呢?这是因为浙江有着“七山一水二分田”孕育出的独特美食文化,浙江风味也映照出了中华文明的脉络足迹。浙菜注重本味,这可是一种谐于自然的生存智慧。要是回到五千年前,在浙江就有一场关于食物的“创新发布会”呢。良渚文明的先民们从自然中采集食物,较早地完成了水稻的驯化种植,发展出稻作农业。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里不但有大量的炭化稻米,还有鼎、甗、豆、罐、双鼻壶、圈足盘等烹饪用餐的“六大件”,可见那时候的人们就很有“吃货”修养啦。就这样,小小的稻米沿着长江流域传播开来,融入了国人漫长的饮食历史长河,一直讲述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烟火故事。从长江看整个中国的美食版图,美食的故事多得说不完。这些故事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东北,冬雪覆盖的时候,吃一顿酸菜汆白肉那叫一个满足;去云南的话,芭蕉花炒肉、清炒石榴花、茉莉花炒鸡蛋能让你感受到夏天的味道;还有春风里的槐花麦饭、秋日的大闸蟹呢。山川湖海塑造了各地的饮食习惯,这些饮食习惯也成了人们记住一个地方山河物候的名片。在《中国美食大会》里,对人、美食、自然三者关系的诠释特别精妙。比如台州,“永安溪的水,本地的六月豆”产出了白水洋镇的好豆腐。当地做豆腐时,一口口大锅排开,灶里柴火旺,锅里豆浆沸,烧出的豆腐有一丝苦味,却增添了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烟火气。宁波靠着东海,是中国最早吃海鲜的地方,开渔的时候,数千艘渔船竞相出海、满载而归,就像节目里的糟骨头蒸白蟹这道菜,把海洋的鲜甜和人们劳作的香醇融合得恰到好处。江山的白鹅在依山傍水的环境里长大,肉味甘平、补阴益气,一鹅三吃都尝不完它的鲜味,而且江山市靠白鹅养殖还生产出占全国一半以上的羽毛球,打造出了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其实,近年来这些谐于自然、追求本味的地方风味越来越多地走出“深巷子”,和当地的地理风貌一起,成为人们新的打卡地。沿着杭台高铁南下,不但能领略绍兴的水墨书香、新昌的山水侠情、天台的仙风道骨,还能吃遍绍兴臭豆腐、嵊州豆腐包、新昌炒年糕呢,地方文旅也随着人们对地域风味的追求而焕发新活力。浙菜还食因其时,这是一种藏于岁月的处世哲学。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中国人的餐桌经历了一场饮食革命。从美食里能尝出“学问”,比如火候,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本味》里说“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说的就是中国特有的火候概念。就像节目里古法制作的傍林鲜,用河姆渡的稻米、四明山的竹笋,得用文火慢炖才能锁住鲜味。珍贵的食材就得“慢工出细活”,用盆中火慢慢煨熟,让食材圆满、味道和谐,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好事多磨、久久为功的思想。从美食里尝“学问”,还能尝到心境。在诗词歌赋、历史典籍里有很多美食,但纸上的美食不只是美食,更是人生境味。《论语》里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安贫乐道的淡然之味。从美食里尝“学问”,也能尝到智慧。老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民以食为天”的语境里,中国人从美食中咀嚼出了很多处世道理,这些道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实愿望,让人感到脚踏实地。浙菜也食见其理,这是一种成于文化的家国理念。文明的多元特质受食物这个特殊文化媒介的影响和浸润,美食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的呈现、交流、发展。在《中国美食大会》里,每个美食“主角”都有自己的故事。像蛋清羊尾有着“南方的心、北方的味、中原的形”,汇聚了中华美食的精华,还成了国宴小吃。南宋桂花鳖烧羊源自南宋名菜“鳖蒸羊”,又加入了桂花入馔的巧思,既复刻了历史上南北文化交融的盛况,也记录了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在节目里,专业大厨、学者嘉宾、美食爱好者围坐在一起,品美食,看人间烟火,观地方风物,知古今春秋,在升腾的热气里聊出了美食背后的民族记忆、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就像大厨周辉说的,咸齑大汤黄鱼是他心中最传统的宁波美食,也是他记忆中外婆和妈妈的味道,很多旅居海外的侨胞也会千方百计找家乡味来解乡愁。“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国美食大会》在浙江开篇,用娓娓道来的镜头语言讲述平凡中国的烟火故事,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美食传播,道出了中华文明“从何而来,因何而来”的新滋味。

文章围绕《中国美食大会》浙江站展开,阐述了浙菜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与自然、岁月、文化相关的深刻内涵,包括浙菜体现的谐于自然的生存智慧、藏于岁月的处世哲学以及成于文化的家国理念,节目通过美食展现出民族记忆、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超越了普通美食传播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633.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