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县受灾学校师生安置点的学习与生活,定日县受灾学校师生:安置点里的希望之旅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在地震后,受灾学校的师生被安置在县城,以及他们在安置点的开学情况,包括开学第一课的开展、生活与学习的安排等内容。

新京报记者丛之翔报道,3月5日,这一天对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当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定日县教育局局长王忍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之前定日县遭受地震侵袭,当地有三所小学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急需重建。这三所小学分别是长所小学、措果小学和曲洛小学。地震发生于1月7日,震级达6.8级,此次地震让定日县多达79所学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这三所小学处于震中附近,校舍面临安全风险,受灾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学校受损,这些学校的师生们被集体安置到了县城。9时30分左右,在安置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拉开了帷幕。这次“开学第一课”有着独特的主题——“格桑花开映初心,强国有我创未来”。活动开始后,先是进行了庄重的升旗仪式,而后教师和学生代表登上讲台进行演讲。这还不止,定日县的中小学生还与北京市八一学校、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视频连线,大家共同唱响歌曲《把未来点亮》,那悠扬的歌声仿佛传递着希望与力量。

在迎接安置师生方面,安置点做了诸多准备工作。早在2月25日起,安置点的教职工就陆续到岗,他们忙着打扫卫生,精心整理宿舍床铺。定日县第一初级中学更是贴心地将图书馆腾出来,为安置师生提供食堂场地。

说到宿舍,那可是达到了拎包入住的标准。王忍局长介绍说:“学生们只要带一身衣服进来就行,吃穿住行都由我们来解决。”走进宿舍,就可以看到崭新的脸盆、毛巾、牙刷、漱口杯等洗护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用品一部分来自社会捐赠,另一部分则是安置点的教师们专门为学生们准备的。

教室的准备工作也十分周到。2月7日,桌椅、电子白板等教学用品就开始陆续运到,到了2月17日,教材也采购完成。当学生们走进教室时,崭新的课本、书包和文具已经整齐地摆在课桌上,就像在等待着小主人的到来。

师生刚到达安置点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工作人员及时为学生们进行了心理疏导,同时也给老师们提供了心理辅导培训,这无疑为师生们的身心稳定提供了保障。

学生们搬到安置点之后,不断有家长前来探望。老师们也很热情,会带着家长们参观教室、宿舍和食堂。由于校舍比较紧张,安置点内搭建了不少板房。其中,125间活动板房大多被用作学生宿舍,6间一体成型水泥板房被用作老师的办公室和仓库,8间大跨度板房被当作餐厅。

出于安全考虑,板房内没有安装火炉,如果学生们觉得冷的话,就只能多加几床被子了,不过好在安置点准备了足够的被褥。

王忍局长还提到,这三所小学采取整班迁移的安置方式,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班级的完整性。在住宿安排上也很人性化,兄弟或者姐妹尽可能安排在同一间宿舍。在课程设置方面,每周还增加了一节心理健康课。

王忍局长感慨,震后有很多学生积极为救灾人员当翻译,还帮助志愿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让他十分感动。他表示:“希望在未来,我能为孩子们做好后勤保障。”

本文总结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在地震后,受灾学校师生的安置情况以及在安置点开学的各项安排,包括开学第一课的活动、生活与学习方面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还有对学生心理的关注等内容,展现出在困难情况下当地积极保障教育的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220.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