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人张堡程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灵感制作哪吒风筝的事情,同时深入挖掘南京风筝的历史渊源,包括其千年传承历史、在历史故事中的身影,以及曹雪芹对南京风筝传承的贡献等内容。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南京的非遗在天空中绽放新光彩啦!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人张堡程受《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启发,精心打造哪吒风筝。从制图开始,到扎骨架、线描绘图、刻版、水印、上色、绑线,再到最后的调试,整整花费十天时间,最终让哪吒风筝翱翔天际。

南京可是风筝的重要产地之一哦,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明确的相关记载呢。2014年,南京风筝成功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与风筝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叛军围困在南京城里,大臣羊侃一边顽强抵抗叛军,一边教小孩子们制作带有诏书的风筝,趁着西北风放飞,期望能把消息传出去引来援军。然而,事与愿违,风筝飞得不够高,被叛军射了下来,没能完成救驾使命。这个故事被记载在《江苏文库·史料编》之《金陵岁时记》中。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金陵岁时记》的作者潘宗鼎是清末南京人,他家世代居住在金陵,对南京的习俗相当了解。当时的南京人一般都选择在雨花台放风筝。他说:“吾乡每岁届清明节,放风筝者麋集南京城外之雨花台。”南京的手艺人技艺高超,扎出的风筝样式繁多,像龙、鲢、蝶、蟹、蜈蚣、金鱼、蜻蜒、蝉、鹰、燕、七星、八角、花篮、美人、灯笼、钟、板门、胡子、老双人等。而且还会在风筝上加响弦,这样风筝一飞起来,不但栩栩如生,还自带背景音乐,那场景真的是“足以极视听之娱”。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要是给南京风筝选一位“推广大使”,那曹雪芹当之无愧。在《红楼梦》里,第七回、第二十二回、第七十回都出现了风筝的身影。书中探春所作的风筝谜语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恰好契合南京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他家三代人都担任江宁织造。南京风筝陪伴着他度过无忧无虑的金陵童年时光,他也在这里练就了做风筝、放风筝的本领。后来家道中落,曹雪芹从南京来到北京。他把南京和北京风筝的特色融合起来,还加入新的样式,做出来的风筝特别受欢迎。有一年年关,曹雪芹扎了几只风筝送给穷困潦倒的朋友于景廉,让他拿去卖补贴家用。结果这些风筝被京城公子哥高价买走,让于家顺利度过了难关。曹雪芹还毫不藏私地把做风筝的手艺写进《南鹞北鸢考工志》。在这本书里,他详细介绍了风筝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每种风筝都配有图谱,还把制作技巧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目的是帮助那些穷困有疾、难以维生的老百姓。如今,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张堡程看来,作为北京风筝代表之一的“曹氏风筝”,和南京风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南京风筝:非遗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文 |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张文颖 郑文静

视频 |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李艺蘅

南京风筝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南北朝至今,历经千年传承。从古代的救驾故事到如今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制作,再到曹雪芹对其传承与推广,南京风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并且与北京风筝制作技艺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939.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