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时“菜篮子”“果盘子”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情况,包括贵州豌豆尖的生产旺季及高价值,山东寿光设施蔬菜的换茬管理与充足供应,全国整体“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的扎实基础,还讲述了年货大集上“向新向绿”的新变化,如苏州的碳中和农产品、陕北说书成为亮点以及榆林在生态改善后的绿色农产品热销等情况。
春节即将来临,大家都很关心“菜篮子”“果盘子”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是否跟得上。这其中有不少新情况呢。在贵州的大山里,豌豆尖长得那叫一个鲜嫩。清晨,豌豆尖上还带着露珠,翠绿翠绿的。在六枝特区木岗镇,这里的豌豆尖有个特别的称呼叫“豆贝”,这是豌豆尖最精华的部分,两片叶子中间夹着一棵“芯”,就像豌豆尖里的“明星”一样。这个春节,正是豌豆尖生产的旺季。贵州欣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吴惠莉介绍说:“我们现在采摘出来的豌豆尖,每斤能达到20元左右,总产值差不多能有400万元左右呢。”天渐渐暗下来的时候,一筐筐的豌豆尖开始准备入库了。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入库的,得经过三次人工精选,只有符合“豆贝”那种两叶一芯的鲜嫩标准,才可以进行制冷锁鲜。到了晚上7点,当天从地里采摘回来的500多斤豌豆尖就全部入库了。第二天一大早,这些豌豆尖就会被打包、装车,然后通过空运的方式运出大山。在山东寿光,春节期间设施蔬菜部分品类迎来了换茬季。当地的农业部门积极指导农户做好岔口管理,让农户们有序交错换茬,这样就能保障新鲜蔬菜的日常供应了。目前寿光在田蔬菜有西红柿、茄子、彩椒、黄瓜等20多个品类,日产蔬菜8000多吨。全市1600多家合作社春节期间都不休息,而且还储备了充足的棉被等运输保温材料,就是为了确保蔬菜能够新鲜地送到北方那些低温地区。寿光市商务局党组成员王海涛表示:“春节期间,预计寿光每天大概有1.4万吨蔬菜运往全国各地。我们正在积极调运,加强与各地蔬菜产地及市场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拓宽进货渠道、增加运输频次,保证蔬菜不断档、不脱销,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的最新调度情况显示,现在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的基础很扎实。在田蔬菜面积达到8020万亩,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万亩左右。肉蛋奶和水产品的生产也很稳定。大中城市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组织货源,还适当加大了备货量,所以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给是有保障的。再看看今年春节的年货大集,出现了很多“向新向绿”的新变化。在江苏苏州的年货市场上,枇杷蜜、碧螺春红茶、富硒大米等碳中和农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发展研究室主管王清说:“我们对炒茶设备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全电化替代。在运输方面,也推广了新能源车辆。对于那些无法避免的碳排放,我们是通过购买碳普惠的减排量,来抵消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碳中和。”陕北说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的年货大集上,陕北说书成为了一大亮点。老北京年货大集陕西榆林榆阳参展代表张红春说:“空气好了,没有沙尘暴了。”万堆林也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我们也牢记在心。”陕西榆林榆阳区农垦负责人张彦飞介绍说:“我们这边有三北防护林,沙漠已经固化了。所以说我们园区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而且有143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得益于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曾经黄沙漫天、生态脆弱的榆林如今已经变了模样,披上了绿装。而且还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年货大集上,榆林豆腐、榆阳马铃薯、苹果等绿色农产品都特别抢手。就像央视记者蒋树林手里拿的那种像罐头一样的东西,是一种沙漠菜。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推进,人进沙退,沙漠里不仅增绿了,还能长菜了。老北京年货大集陕西榆林榆阳参展代表张红春感叹:“越来越丰富了,原来都没想过在沙漠里面能种出粮食,而且还有好多像土豆,还有大漠蔬菜,原来都没有想过。”
本文总结了春节将至时“菜篮子”产品供应在各地的情况,如贵州豌豆尖、山东寿光蔬菜等,同时也阐述了年货大集的新变化,包括苏州的碳中和农产品、陕北说书以及榆林的生态改善带来绿色农产品热销等内容,展现了春节期间农产品供应保障以及相关的新发展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