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各个区域开展的“旧书新知”相关活动。包括西城区报国寺古旧书市的情况,如汇聚众多展商、有多种类型的展区且将常态化运营到10月,还有东城区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举办的活动特色等,同时也提及了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等各自的旧书相关活动,最后还介绍了北京市将持续推进繁荣旧书市场工作并推动品牌向外发展。
在2025年的北京,一场关于旧书的文化热潮正在兴起。正如已经退休的李大爷所感受到的那般,曾经报国寺书市只是零散小摊,如今已被政府规划成敞亮的文化市集,这就像是老树发新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李大爷每个月都会拿出500元作为“淘书基金”,他用自己的时光丈量着古旧书市的蝶变轨迹。在3月1日上午,西城区的“旧书新知·读书报国”古旧书市于报国寺拉开帷幕,李大爷再次如约而至。从活动现场的图片可以看到,现场热闹非凡。报国寺的古旧书市可不简单,这里汇聚了近百家中外展商,设置了300余个特色展位,集中呈现的古籍文献珍品逾万册。其中宋元明清历代典籍善本及孤本秘藏都能找到。书市规划了“古籍精品 精品旧书展销区”“精品文创展区”“居民互动区”“诗书画精品艺术展区”这四大板块,而且这个书市将会常态化运营到今年10月份呢。不仅如此,西城区还成立了出版业“旧书新知”联盟,借助出版企业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场景,拓展古旧书营销形式,让区域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并融合起来。东城区的明城墙遗址是北京现存唯一一段保存较完整的老城墙,在这里举办的“旧书新知展春颜”活动也别具特色。附近居民杜鑫带着女儿前来体验,这是她们第一次参加古旧书市。在杜鑫看来,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比课堂更加直观和鲜活。这个活动将文化市集与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节相融合,并且依托城墙独特的历史底蕴,精心挑选了与北京城市史、古建筑保护、民俗文化等主题相关的古籍旧书进行展览,市民游客既能欣赏蜡梅春景,又能品味古籍墨香,感受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馈赠。春回大地,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书香。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旧书新知”活动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昌平等多个区域如同繁花般多点绽放,为京城的春日画卷增添了一抹浓郁的书香底色。朝阳区也不甘落后,3月27日至30日,北京郎园Vintage将举办一场主题为“当书脊隆起山脉——让所有的故事,重新起航”的图书市集。市集专门设置了“旧书新知”专区,市民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古籍修复,还能参与旧书互换、二手书盲拍等有趣的活动。而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也有大计划,打算在今年5月和10月举办“万阅典藏”2025潘家园春秋季全国古旧书博览会,并且全年每周六、日都会通过184个展位开启常态化旧书市集。孔夫子旧书网也凭借自身平台优势,实现旧书销售“365天不打烊”,让爱书之人随时随地都能邂逅自己心仪的旧书。海淀区作为科教文化高地,计划以“开学季”和“毕业季”为重要节点,把活动深度融入中关村高校文化圈,打造高校文化新地标。活动会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重点高校,每场会有数十家古籍书店、独立书商带着万册旧书进驻校园,组织开展“经典重读”“图书漂流站”“封面艺术长廊”等富有特色的古旧书活动,用创新的形式激活高校的“书香基因”。昌平区的“旧书新知”系列活动也同步开启,努力打造旧书文化新场景。3月1日,又见书店举办了“上一部火出天际的《哪吒》”主题沙龙,大家一起探讨1979年上美版《哪吒闹海》与2023年哪吒形象的变迁。从即日起至3月9日,MPK黑胶书店推出“旧书新知——让知识流动,让智慧传承”主题活动,市民可以把家中闲置的旧书送到书店,这些书籍经过整理后会放在店内的“旧书新知”专区供读者阅读。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北京市将持续深入推进繁荣旧书市场的工作,常态化开展“旧书新知”系列活动。并且还要推动“旧书新知”这个品牌走出北京,积极融入京津冀宣传文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加强与其他省市的联动,让有价值的旧书重新回到流通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助力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本文总结了2025年北京各区开展的“旧书新知”活动,从西城区报国寺古旧书市到东城区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活动,再到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的相关旧书活动都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到北京市将进一步推进旧书市场繁荣并推动品牌向外发展,体现了北京对旧书文化的重视以及旧书文化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方面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