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浦迈公司的现状,包括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割裂,如公司拟收购澎立生物,而股东却减持公司股份。同时阐述了奥浦迈上市后的风光不再,业绩下滑,募投产能陷入困境,而澎立生物IPO折戟后被收购且自身业绩在行业遇冷下也不佳。还提及了奥浦迈股价下跌,股东减持但管理层也有增持动作等情况,探讨了奥浦迈与澎立生物的并购能否改变现状。
近日,奥浦迈(688293.SH)与其股东之间产生了分裂的状况。
在一方面,奥浦迈公司计划收购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澎立生物”),期望借助汲取澎立生物优秀的运营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凸显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然而在另一方面,公司股东上海磐信、华杰投资在并购消息传出的前后,毫不犹豫地减持了奥浦迈的股份。
这种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分裂现象,也反映出奥浦迈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奥浦迈作为“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在上市之初备受市场的追捧。可是,在募投产能建设完成之后,生物医药行业却进入了遇冷期,公司的利润增长变得十分乏力。奥浦迈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其公司股价自首发上市之后就持续下跌,到现在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再看拟收购的标的澎立生物,该公司专注于临床前CRO业务,同样是由海通证券保荐,但其IPO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IPO失败之后只能被迫选择被收购。在行业遇冷的市场环境下,2024年前11个月,澎立生物的营业收入仅为2023年的88%,净利润也仅为2023年的62%。
那么,奥浦迈与澎立生物的联合,是否能够支撑起已经破发的股价呢?
曾经风光无限的时刻犹如昙花一现。
2013年成立的奥浦迈,借着国产替代的风口,在2022年以“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的身份登陆科创板,其发行价为80.2元/股,超募资金达到10亿元,市值一度突破百亿,在资本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是当之无愧的宠儿。
但是,奥浦迈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上市之后,生物医药行业遇冷,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2022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奥浦迈的营收分别为2.94亿元、2.43亿元、2.16亿元,净利润则从1.05亿元急剧下降至2033万元(前三季度)。
曾经受到资本热烈追捧,超募了大量资金的奥浦迈,其募资建设的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陷入了“投产即亏损”的艰难困境。2024年由于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不得不计提1000万元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失去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而增加的685万元税费冲击,这两者成为了2024年公司利润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根据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在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的情况下,奥浦迈的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却分别出现了62.37%与83.33%左右的下降。
面对增长方面的瓶颈,奥浦迈选择用并购的方式来寻求突破。并购的标的澎立生物曾经冲刺过科创板,保荐机构同样是海通证券,不过澎立生物IPO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在申报之后不久就撤回了申报材料。公告显示,澎立生物专注于临床前CRO业务,能够与奥浦迈的培养基、CDMO业务形成产业链闭环,所以此次并购能够打造“药物发现 - 工艺开发 - 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服务。
对于澎立生物的股东来说,包括红杉、高瓴等31家机构,在IPO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并购已经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退出渠道之一。然而,在生物医药行业遇冷的大环境下,2024年前11个月,澎立生物的收入仅为2023年的88%,净利润为2023年的62%。在药明康德(603259.SH)、康龙化成(300759)等行业巨头的挤压之下,这种“小体量联合”是否能够突出重围呢?
股东中途减持毫不犹豫。
作为“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在海通证券保荐下,奥浦迈上市时风光无限。在IPO过程中,奥浦迈原本计划募资5.03亿元,但最终以80.2元/股发行时,其募资净额已经高达15.11亿元,超募了10亿元。
在奥浦迈IPO募集的16.4亿元资金中,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6.5亿元被用于CDMO平台建设,可是2024年该平台因为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不高,直接造成了千万级别的资产减值损失。与此同时,公司却把资金用于分红回购,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24亿元、回购5099万元。这种“一边扩产失利,一边输血股东”的操作,引发了市场对于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
而且,以高价发行的奥浦迈,上市后不久股价就开始走低。虽然在2023年,奥浦迈进行了高送转,每10股派4股,但截至目前,公司的股价仅在41元/股附近,已经低于发行价。东方财富客户端显示,从2022年9月2日至今,奥浦迈的股价(前复权)已经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
在公司股价低迷的情况下,达晨创联、华杰投资、上海磐信等首发股东却竞相减持奥浦迈的股份。2024年11月26日到2025年2月22日期间,上海磐信就减持了奥浦迈2.63%的股份,减持总金额高达1.15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当然,为了提升市场信心,奥浦迈的管理层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从2024年1月开始,实控人肖志华先生以及高管倪亮萍女士就增持了公司的股份,并且承诺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600万元,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增持了500多万元的股份,完成了增持计划的84.31%。
针对公司股价低迷的情况,奥浦迈对《投资者网》表示,公司自上市以来始终重视市值管理,目前,公司已经通过分红、股份回购、股份增持等多种方式来提振投资者信心;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主业,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产品竞争力,从而以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奥浦迈与澎立生物的并购虽然被寄予通过业务协同和国际化资源整合来实现破局的期望,但市场对这场并购冷淡的反应已经折射出行业寒冬的残酷现实;同时,并购也未能改变股东减持的决心。奥浦迈对澎立生物的并购究竟是抱团突围的起点,还是资本退潮下的无奈求生,这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总结了奥浦迈公司面临的多种问题,如与股东的割裂,公司业绩下滑、股价破发,募投产能亏损等,同时阐述了澎立生物自身业绩不佳且IPO失败的情况。尽管奥浦迈管理层有提振信心的举措,但公司与澎立生物的并购能否改善现状仍不确定,股东减持的情况也未因并购而改变,整个公司的发展仍处于迷雾之中,有待时间去检验。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