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的姚聪,虽非理工科出身,却带着儿子小懿利用生活中的小物件制作出炫酷机械玩具的故事。从他的成长经历、手工制作的起源,到父子共创在网络走红以及走红后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介绍。
在户外,姚聪和他的孩子一起拍摄机械玩具,这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从能发射小火箭的爬行机器人,到7秒内自动变形的“变形金刚”,再到陆空协同的六爪履带式“蜘蛛”,这些都是姚聪和儿子小懿的杰作。他们利用矿泉水瓶、碎木片、铁丝、钉子等常见小物件,就制作出一件件超酷的机械玩具。
众多网友惊叹不已,觉得他像是从“工业大摸底”中逃出来的大神。2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姚聪的机器人玩具展示视频,还配文称一名“硬核”父亲设计的机器人玩具宛如科幻大片场景。
姚聪来自广西桂平,大学学的是艺术与设计专业,后来自学建筑设计。他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于是成为全职奶爸。在照顾家庭日常事务之余,他常带着孩子一起做手工。自2022年5月开始,他把和儿子制作手工制品的视频分享到网络后,他的抖音账号“造梦小懿”逐渐走红,如今已累计获得790多万点赞,粉丝量达106.8万人。
3月1日,红星新闻联系到姚聪。他表示自己和孩子非常感谢毛宁的点赞,也很荣幸得到大家的喜爱。在网络上,他得到很多粉丝的欣赏和支持,粉丝不仅给他提建议、思路,还送他机器或设备,这让他能更好地进行创作。
姚聪虽是艺术生,后来转型建筑设计,但在机械制作方面算是“门外汉”。他不是理工科出身,家里是普通人家,父母靠售卖手工制品摆摊为生。他从小就喜欢手工,跟着父亲下河摸鱼、抓黄鳝,上山抓蟋蟀,还跟着大人学编篮子、牵牛绳等手工活,父亲会把这些手工制品拿去摆摊。他小时候也很喜欢玩具,为买玩具会攒一年钱,买到后玩腻了就拆,拆了再做新东西。他还拆过收音机之类的小家电,但像风扇这样的大家电不敢拆。他不只是“拆”,还会去学校图书馆借机器人、飞行器手工制作类书籍研究。
姚聪大学时因为觉得学美术上大学相对容易才选择艺术专业,当时只把手工当爱好。他在大学时对建筑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因为一个建筑类比赛,加上女朋友鼓励就去参加了,后来参加很多比赛还获奖,在这期间开始自学建筑设计。自学有难处,虽然能上网查资料学理论知识,但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教专业人士时很多人不愿教他,他只能边学边实践摸索。
他大学毕业后先到北京从事建筑工作,后到长沙,在长沙找建筑工作干不久又离职。离职在家时除了做饭、接送孩子,有很多时间做手工。他儿子也很爱手工,两三岁就拆妈妈手机,大一点能搞定家里各种遥控器。全家刚回长沙时,他没工作,就经常和儿子一起“拆”,每天接孩子放学就用老婆给的零花钱带孩子逛玩具店,只给孩子买玩具。
他们制作机械玩具成本不高,开始买玩具几十到几百元,后来老婆觉得投入太高,就改成用矿泉水瓶等低成本材料。孩子不满足普通玩具后,他还教孩子玩编程、操作3D打印机。
他们把视频发到抖音是因为之前老婆把他们用电池和磁铁制作的磁力炮视频发到朋友圈后受到很多点赞,朋友提醒可以发到抖音。第一条视频是小孩自制的猫爬架,账号取名“造梦小懿”是因为他觉得人要有梦想去改造世界,加上孩子叫小懿。
他的作品更新频率7 - 10天一个,因为制作机械玩具涉及很多方面,做一个部分要多次尝试,而且都是“临时起意”,根据手头材料决定做什么。走红网络后,孩子方面他不刻意干预,他自己则得到品牌方支持,有更多条件创作,未来不排斥商业变现。他现在还在学习积累,对已制作的机械玩具没定义性能,之后的创作方向也是先做出来再看。
讲述了姚聪从艺术专业学生自学建筑设计,再到成为全职奶爸后与儿子一起制作机械玩具的历程。包括他的成长背景、手工爱好的起源、父子合作的情况、在网络走红的过程以及走红后的影响等内容,展示了一个非科班出身却充满创造力的父亲形象。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