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位于上海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核心的张园举办了以“巳合丰盛岁启张园”为主题的海派新春游园会。这个游园会充满了传统年味,也是海派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文中详细介绍了游园会中的各种活动以及其中体现的海派文化内涵等。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来临之时,上海的张园摇身一变,成为人们喜迎新春的欢乐海洋。自1月25日开始,一场名为“巳合丰盛岁启张园”的海派新春游园会盛大开幕。这一游园会宛如一阵春风,携带着浓郁的年味与深厚的海派文化气息,吹进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心中。它可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新春庆祝活动,更是一个重要的舞台,在这里,传统艺术的魅力被尽情展现,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被有力地推动着。
张园,这个被人们赞誉为“海上第一名园”的特殊之地,正处在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位置。它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承载着海派文化那丰富而厚重的底蕴。同时,它也是现代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见证者。在游园会上,游客们仿佛穿梭回了过去,体验着那些充满传统韵味的活动。写福字,那一笔一划都蕴含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贴春联,红红的纸张上写满了吉祥话语;剪窗花,手中的剪刀如同魔法棒,在纸张上创造出精美的图案;品尝八宝饭,那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满是过年的幸福滋味。而且,还有一条长达50米的金色祥龙,在喧天的锣鼓声中,灵动而威猛的穿梭于石库门建筑之间,将中国龙的神韵展现得一览无余。
在游园会的海派新春艺术工坊里,那可是热闹非凡。十位书法家齐聚一堂,他们尽情挥洒笔墨,一个个“福”字和一幅幅春联就在他们的笔下诞生了。这些饱含着墨香的作品,为前来游玩的民众送上了最诚挚的新春祝福。而工坊内展示的海派剪纸、扎染和装饰绳结等传统艺术作品,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其中,民间文艺协会的传统结艺匠人宋瑒,热情地介绍了结绳技艺的漫长历史和独特魅力。她说道,结绳技艺的历史那可是相当悠久,早在文字还未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了。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绳结也慢慢从单纯的实用物品演变成了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形式。在她自己的创作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京剧元素,这就如同给传统的结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传统结艺焕发出了现代的活力。
海派插花作为非遗艺术品,也在游园会中展现出了上海独特的文化包容性。高级花艺师魏语萱以她的作品为范例,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将江南文人的细腻情感与西方色彩的大气磅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她创作的那无名花艺作品,就像是一首无声的诗,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其中的韵味。
除此之外,掐丝珐琅艺术品的创作也在游园会中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艺术家董慧通过她那精致的作品《珐琅繁花·万象》,让观众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万象”之意,同时也展现出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那种和谐统一的美妙关系。
张园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窗口,一直在努力推动海派文化与国际艺术的融合。在游园会期间,国际品牌的展览与中国的生肖文化相互映衬,就像一场文化的交响乐,奏响了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美妙旋律。展望未来,张园将坚定地在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更加深入地向全世界展示海派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让传统与现代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
本文总结了上海张园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举办的海派新春游园会,包括游园会中的传统活动、海派文化相关艺术展示以及张园在海派文化传承创新、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一游园会是海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缩影,展示了海派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