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温州文成发生的一件新鲜事,那就是无人机在山林间承担起疫木下山运输任务,这一举措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快了速度,也给文成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增添了动力。文章详细描述了无人机运输疫木的现场情况、效率以及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的优势,还提到了文成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以及无人机未来在林业更多场景的应用规划。
3月1日,温州文成的山林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赋能林业”创新实践。无人机摇身一变,成为了“空中搬运工”,在疫木下山运输工作中大展身手,仿佛给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安装了“加速器”,同时也为文成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大峃镇乌田民族村的疫木清理现场,数架农业无人机先后升空,发出阵阵轰鸣。这些无人机类型多样,既有能够载重75公斤的机型,也有载重达100公斤的大机型。它们吊起疫木后,在山林间穿梭自如,就像是技艺娴熟的杂技演员。从起飞到降落,仅仅2.5分钟就能完成300米范围内精准的“点对点”运输。操作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飞行路线,地面工作人员也配合默契,快速装卸疫木,人机之间的协作有条不紊,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没有丝毫的脱节。文成县数发公司无人机飞行大队副队长叶海锋介绍说:“此次投入使用的无人机属于农业无人机,在搬运疫木的时候,每架农业无人机一天能够运输7到10吨。我们的电池充满电后,一块电池大概能飞行7次左右。如果通过两块电池交替使用的话,那么每架无人机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飞行35架次左右。”要知道,在过去,疫木的搬运方式非常有限,只能依靠人工背运、骡马驮运或者索道运输。这些传统运输方式效率极其低下,运输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受到环境的限制很大,只能在固定的地点运行。叶海锋表示:“现在有了无人机就大不一样了,它完全不受地形的限制,可以分散运输,进行点到点的灵活运输,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文成县林业技术服务总站站长朱欢腾介绍,文成每年都有大量疫木需要清理,以前由于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在疫木下山搬运这个环节,通常会选择直接在山场把疫木销毁。而现在使用无人机搬运,不但提高了效率,还能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从图片(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5/0303/37fda01fj00ssj2hm001vd000hs00dc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中可以看到无人机悬吊疫木在山林间灵活穿梭的场景(王安摄)。另外一张图片(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5/0303/bc1a299aj00ssj2hm002hd000hs00bl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同样展示了无人机悬吊疫木在山林间灵活穿梭的画面(王安摄)。据悉,自2024年以来,文成县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和挖掘低空经济产业链以及相关的应用场景,加快低空经济创新应用、低空旅游等低空产业的招商引进,致力于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无人机搬运疫木下山只是文成无人机在农林领域多元应用的一个积极探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文成还将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巡查、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更多林业场景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温州文成利用无人机运输疫木的创新实践,包括无人机运输的效率、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的优势,以及这一实践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和低空经济发展的意义,还提到了文成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整体规划和无人机在林业更多场景的应用展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