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具身智能计划、广东机器人产业现状,以及人形机器人发展进程加快、证券机构对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看好,最后提及相关的机器人ETF基金并作出风险提示。
消息面传来重要资讯,《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于北京发布。此计划有着宏伟的目标,即在2027年之前,努力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落地生根,从而培育出千亿级别的庞大产业集群,并且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产教融合基地。这一计划无疑将为具身机器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篇章。
与此同时,从《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可以看出,广东省在智能机器人产业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它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在全国市场中占据着40%以上的份额。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广东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巨大潜力。
在企业层面,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达到数百台,其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份额更是达到了令人瞩目的60 - 70%,并且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0%。除此之外,固高科技、大洋电机、万马股份等公司在机器人领域也不断取得显著的进展。众多科技公司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行业,这使得新技术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程也大大提速。
中信证券的研报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虽然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行情在近日有所调整,但是重新评估中国科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下一阶段密集的催化因素并没有改变,因此依然坚定看好该板块。资本开支竞赛已经拉开帷幕,2025年被确立为“机器人”年,甚至3月或许将成为接下来距离我们最近的“机器人”月。在商业化加速的这一年,“机器人牛市”可能已经悄然开启。而且,泛AI应用的行情主线还将持续下去,在资本开支竞赛的大背景下,机器人或许是最好的分支赛道,所以坚定看好这个板块后续的发展机会。
东吴证券也发表了看法,科技公司不断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初创公司密集地发布产品更新。2025年将成为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共振之年,近期有着众多的催化剂,例如3月的英伟达GTC大会、各大厂商的新品发布会等。行情从T链不断放大至1 + N,当前的核心公司仅仅反映了100万台机器人销量情况下机器人业务15 - 20x的估值。尽管上周板块出现大跌的情况,但这并不会改变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东吴证券继续全面看好T链确定性供应商和那些壁垒较高的丝杠、减速器、传感器、运控等环节,同时也全面看好国内人形配套企业。
最后要提到相关产品,即机器人ETF基金(562360)。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投资是存在风险的,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
本文总结了北京具身智能计划对具身机器人发展的推动意义、广东在机器人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进展,以及中信证券和东吴证券对人形机器人板块发展趋势的看好,同时提及了相关的机器人ETF基金并作出风险提示。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