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运河博物馆藏品:宋朝的时髦手办“磨喝乐”

本文将带大家走进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探寻宋朝独特的手办玩具“磨喝乐”,并阐述与之相关的宋朝商业繁荣、文化传播等内容。

大家好呀,今天我们来到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提到博物馆,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文物。不过呢,今天我们要瞧一瞧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关于宋朝的手办玩具。手办玩具啊,在现代那可是承载着我们对动漫、游戏的热爱。但你肯定想不到,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也有类似的网红手办玩具,它的名字叫做“磨喝乐”。“磨喝乐”的材质是陶或者泥土,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文物是其中一款叫“货郎售卖像”的磨喝乐。这个“货郎售卖像”磨喝乐造型很是有趣。它的直径大概在3.5厘米左右,是由红陶半模单扇陶范印制而成的。你看那卖货郎,手推着一个圆棚的独轮车,车上满满当当载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车旁边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孩子,好像在急切地盼望着什么,整个形象非常生动活泼。“磨喝乐”这个名字很奇特,它是来自梵语的音译。原本呢,他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后来传入中国,就演变成了人们心目中天真童子的形象,还成为了七夕节的一个纪念品,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宋朝,它就变成了民间的玩偶,而且造型更加丰富多样了。在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里,还收藏着很多其他造型的磨喝乐,像贵妇造像、侍女造像,还有武士造像等等。也许我们现在看这些手办玩具,会觉得有点土气,但在宋朝的时候,它们可是非常时髦的。根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磨喝乐深受大家喜爱,不管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它的粉丝呢。北宋时期的开封府啊,因为大运河纵贯全城,水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了,南来北往的物资能够直接到达开封,开封也因为运河而繁荣起来。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其中汴河的地位尤其特殊。《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正是汴河两岸的热闹景象,虹桥那一段特别震撼,河道里装满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桥面上车马不断。真可谓是“一城宋韵半城水”,这就是北宋开封的写照。商贸繁荣起来了,开封就成了一个网红城市。大饭店、小酒馆到处都是,美食多得数不过来。就像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山洞梅花包子”,这可是七十二家大型酒楼之一“王楼”的招牌美食,很受吃货们欢迎。勾栏瓦市里唱戏、杂耍、皮影戏等表演也是精彩纷呈。商品经济繁荣了,就催生了新的职业,卖货郎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就像流动的超市,在大街小巷穿梭。有的背着货郎箱,有的挑着货郎担,还有的推着独轮车,售卖的商品吃、穿、用、玩的应有尽有。磨喝乐也因为他们的形象有了“货郎售卖像”这款。卖货郎为了吸引顾客,一边敲着拨浪鼓一边吟唱,歌词大多是按照韵律编好的货物名称,在这一声声说唱中,他们也成了文化传播的使者。这里因为水运而兴盛,造就了繁荣的商业文明,同时也通过货郎的脚步,把这份繁荣和文化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中的宋朝手办玩具“磨喝乐”,讲述了其名称来源、造型特点、在宋朝的流行情况,还阐述了北宋开封因运河繁荣起来的商业文明,以及卖货郎这一职业与“磨喝乐”的关联,体现了当时繁荣的商业与文化传播。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888.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