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在今年全国两会拟提交的四项建议中的两项,包括推动分布式电源高质量、有序发展以及加快推进供热碳核算体系建设相关的内容,阐述了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问题,提出了建设推广路径及优化建议,同时也详细说明了供热碳核算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相关建议等。
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着重要的提案计划。证券时报记者孙宪超对此进行了关注。
据悉,李寅打算在此次两会提交四项建议,其中“推动分布式电源高质量、有序发展”以及“加快推进供热碳核算体系建设”这两项建议备受瞩目。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分布式电源行业正处于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相关的政策,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完善。
李寅表示:“发展分布式电源意义非凡,它能够促进新能源在当地就近被消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24年‘分布式能源’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表明我国对分布式能源发展极为重视。”
到2024年底的时候,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飞快,其全国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3.75亿千瓦。不过,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却没有达到行业预期。它的装机容量大约为1927万千瓦,仅仅是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二十分之一。除了受到资源开发成本较高的限制,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之外,主要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风电是从“三北”风资源集中的地区起步的,国内的大型发电企业长期以来习惯通过大规模投资来进行集中式风电开发,对于投资规模小、成本效益相对较低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他们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重视程度也不够。另一方面,多年来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审批程序一直沿用集中式风电项目开发的核准制审批流程和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到分散式风电项目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等特性,实际上更适合采用备案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效率低下,还人为地增加了前期项目开发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建设推广路径及其优化,李寅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简化审批流程,进行用地政策创新,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开发试点,强化电网接入保障,破解消纳瓶颈,强化调节能力建设等。
李寅还建议:“应当重点支持低风速、轻量化、大容量风机的研发,以此提升低风速地带风电的经济性,推动‘风电 + 储能’一体化设计,从而缓解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他认为,可以在工业园区、港口、矿区、大工业用户、农业设施生产用户等地域开展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探索“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和“隔墙售电”模式,允许分布式能源通过专线向邻近用户供电,突破“统一用电红线”限制,进而扩大消纳范围。
李寅提到:“尽管清洁能源的应用有所增加,但是煤炭在供热能源当中仍然占据一定的比重,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我国北方供热产生的碳排放接近4亿吨,存在碳核算方法学缺失、核算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急需建立科学规范的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供热碳核算体系建设,李寅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明确研究主体与协作机制、开展碳排放现状的全面系统调研、确定排放因子分区测算方法、选择典型地区进行试点、构建动态更新数据库、发布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排放因子。
此外,李寅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筛选相关机构,定期发布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因子与碳排放核算方法学、排放标准。明确碳排放因子测算流程、数据质量、应用规范和核查等内容,从而为供热行业碳核算提供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增强数据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本文总结了全国人大代表李寅在全国两会的部分提案内容,重点阐述了其关于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和供热碳核算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在分布式电源方面,分析了现状、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在供热碳核算方面,强调了建立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建设建议,这些提案对我国在新能源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