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华熙生物的业绩情况进行阐述,重点指出功能性护肤业务下滑对其业绩产生的重大影响,包括营收和净利润的下降,还提及了公司内部管理层动荡、品牌销售数据变化、过去高营销推动高增长的模式以及如今转型面临的阵痛期等多方面内容。
华熙生物的业绩状况如今亮起了红灯,功能性护肤业务的下滑让其业绩呈现出哑火的态势。据华熙生物最新的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在持续下滑。这其中,功能性护肤业务的下滑是影响华熙生物业绩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实际上,功能性护肤业务下滑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影响在财报中已不是首次出现了。
当曾经一路高歌猛进、实现高速增长的功能性护肤业务开始走下坡路时,华熙生物也敏锐地意识到公司必须变革,于是提出了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的发展战略。然而,转型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所以华熙生物的阵痛期或许还会持续一阵子呢。
功能性护肤业务遭受冲击的情况颇为明显。根据华熙生物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1.6%;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72.27%。
功能性护肤业务的下滑是导致华熙生物整体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华熙生物在财报中坦言:“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并且,公司还预测“2025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有望触底。”
由于披露的业绩快报中尚未提及更多详细数据,所以2024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具体收入数据我们无从知晓。不过从2023年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到该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板块收入处于下滑状态。2023年,华熙生物营业收入为60.76亿元,同比下降4.45%;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下降38.97%。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为37.57亿元,同比下滑18.45%。在2023年财报中,华熙生物也毫不避讳地提到,“功能护肤业务的阶段性下滑,而功能护肤业务占公司营收总比重大,因此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功能性护肤业务收入下滑的时候,华熙生物内部管理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而且自2023年起,华熙生物就不再披露各护肤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了,但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平台发布的销售数据中侧面获取一些信息。淘宝天猫数据显示,2023年7月华熙生物旗下的润百颜、米蓓尔和BM肌活品牌成交额同比下降25%、50%、38%,8月分别同比下降20%、33%、19%,9月分别同比下降40%、60%、13%;此外,华熙生物旗下的夸迪品牌2023年7月的成交额也同比下降75%。
关于业绩发展相关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华熙生物进行了采访,但是截至发稿时还没有收到回复。
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随着市场参与者增多,竞争压力增大,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可能导致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产品在市场份额上受到挤压。”
华熙生物一直有着“玻尿酸巨头”的美称。曾经,华熙生物站在玻尿酸迅速发展的风口浪尖上,凭借着在B端市场的布局,一度成为头部玻尿酸供应商。在拿下了B端市场的半壁江山之后,华熙生物并不满足于只做玻尿酸供应商,于是开始走向C端市场。
2018年,华熙生物推出了国内首个玻尿酸次抛原液品牌“润百颜”。这个品牌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华熙生物的明星单品。根据公开资料,当时的润百颜品牌总经理杨君透露:“2022年,润百颜品牌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自2018年转向C端市场之后,润百颜年均增速达到100%。”
同样是在这一年,华熙生物推出了含有玻尿酸成分的专业抗老品牌夸迪。根据公开数据,夸迪从2018年销量不到5000万元,到2022年在全平台销售额突破15亿元大关,成为华熙生物旗下继润百颜之后的第二个10亿级品牌。
在功能性护肤业务的加持下,进入C端市场的华熙生物一路狂奔。根据财报数据,2019 - 2022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分别为6.34亿元、13.46亿元、33.19亿元、46.07亿元,该业务的营收占比在2022年达到72.45%。与之相对应的是,华熙生物整体营收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19 - 2022年,华熙生物营收增速分别为49.28%、39.63%、87.93%、28.53%。
北京商报记者翻阅华熙生物过往财报发现,功能性护肤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营销费用的高额投入。根据财报数据,2019 - 2022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21亿元、10.99亿元、24.36亿元和30.49亿元。
美妆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华熙生物玻尿酸护肤业务的增长,更多的是来源于消费赛道的“红利”,一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营销流量成本上涨,其销售增长就变得很有“挑战”,盈利空间也被“压缩”。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则认为,华熙生物的经营思路没有从生产企业转变为品牌企业,虽然采用多品牌战略,但其品牌塑造能力和营销能力都比较弱。一旦品牌无法占据消费者心智,拉力不足,很难获得较好的发展。
当风口不再,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逐渐走向低谷。如何调整方向,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成为了华熙生物面临的挑战。
2024年,华熙生物提出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这一年被华熙生物定义为“变革元年”。华熙生物也明白转型需要付出的代价。华熙生物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称:“业绩变动是公司在长期持续增长后进行战略性主动调整的结果,这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阶段,具有结构性、暂时性和阶段性特征。”
同时,面对激烈的成分竞争,华熙生物除了在玻尿酸领域的布局外,也选择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2024年,华熙生物相继推出紧塑霜、Bloomcolla ColIII - Y01多款重组胶原蛋白相关的护肤以及原料产品。此外,华熙生物还将玻尿酸的应用范围延伸到了食品行业。据了解,2021年初,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通过由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即玻尿酸)为新食品原料的请求,准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此后,华熙生物推出国内首款玻尿酸食品“黑零”;同年,华熙生物推出国内首款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2024年9月,华熙生物和蒙牛合作推出“玻尿酸多维牛奶”。
实际上,单从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来看,相较同行业而言并不低,2021 - 2023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2.84亿元、3.88亿元、4.46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7%、6.1%、7.35%。而同行像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基本在2% - 3%左右。对此,白云虎有着自己的看法:“从研发角度出发,华熙生物的投入一直占比较高,但并非全部应用于护肤赛道,其主要的投入是侧重在基础科研,比如合成生物等,变现路径需要一定的周期。”
华熙生物的业绩在2024年因功能性护肤业务下滑而受到严重影响,营收和净利润均下降。功能性护肤业务过去的高增长伴随着高营销投入,而如今下滑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产业周期和战略调整等。公司内部管理层有动荡,品牌销售数据也有下降趋势。华熙生物虽提出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但转型需要时间且会面临阵痛期,同时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侧重基础科研,变现周期长,在竞争环境下还积极拓展新赛道如重组胶原蛋白和玻尿酸食品等领域。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