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2025年一开年的A股市场情况进行阐述,包括海外市场因素如美国就业数据、美债收益率等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欧洲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重点探讨国内经济方面地产的稳定性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意义,以及2025年资本市场的走势特征,包括指数层面、结构层面的机会与风险等内容。
2025年伊始,A股市场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从海外市场来看,美国的就业数据表现强劲,在通胀数据和预期都难以降低的情况下,美债收益率近期一直在走高,这就使得市场对2025年降息的预期逐渐降温。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也呈现出在高位震荡且上涨动力不足的态势。欧洲的经济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其支柱性产业汽车业受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烈挑战,众多德国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不断出现倒闭和裁员的情况。而且,俄乌冲突对欧洲能源成本的推高和冲击仍在持续,乌克兰彻底切断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后,欧洲的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剧。
在农历蛇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投资者们对2025年充满了新的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2025年大政方针基调是非常积极有力的。那么,资本市场将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机遇呢?对此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下面就进行简单的梳理。
2025年地产能否稳住,这对经济发展极为关键
在国内经济中,地产能否保持稳定对2025年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仅需要坚定的态度和决心,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
2025年,地产能否企稳是检验政策落地能力的重要试金石。地产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如果出现违约破产的情况,那么对整个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冲击,还有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冲击,都是不可小觑的。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的宏观政策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稳住楼市与股市”,这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决策。但从短期来看,地产公司资金链困境的改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地产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大家普遍认为,保交楼的“安全”是当前各地纾困资金的首要目标,所以,政府会对各个地产公司的项目实行项目资金封闭管理,这样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使房地产公司的项目有盈利,或者公司账面上有数十亿的资金,却无法使用。2025年,地产项目资金监管制度是否会进行优化和调整,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思考和论证的。当然,对于2025年各项政策的优化和及时落地,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资本市场有望领先经济,率先上行
对于2025年的资本市场,我们认为在指数层面,重心上行的机会要大于下行的风险;在结构上则是机会与风险并存,且赚钱机会大于风险。
中国的经济周期和美欧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货币政策和美欧主要国家所处的周期位置也有很大不同。美欧等国面临高通胀,货币仍处于紧缩期,而中国担忧的是需求不足。两者的问题不同,解决办法自然也不一样。从历史上看,美元加息周期的末期,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些危机,2025年这种外部风险冲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在外部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期望A股走出独立的大牛市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中国的权益资产处于估值低位,货币政策周期处于积极扩张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在2025年领先经济企稳上行是大概率事件。
2025年股市结构上的分化可能会十分明显。一些与经济整体景气度相关的行业,例如消费、医药、周期等,这些领域很难出现系统性的机会,需要自下而上寻找一些被严重低估、错误定价或者阿尔法型的机会。对于高股息板块,在中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其类债的属性较为突出,在上半年经济寻底阶段仍然值得重视。AI应用的落地、芯片国产化这些新经济领域,在2025年可能会是机会相对更突出的领域。但是,对于这些领域投资机会的把握,无论是业余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挑战来自深度研究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另一方面,困难来自新经济行业和公司的估值方法和投资方法论,与大多数人过去的能力范围相差甚远。多年的资本市场经历告诉我,资本市场不缺少赚钱的机会,可能是我们自己缺乏把握这些赚钱机会的能力。
在蛇年新年来临之际,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国运昌盛!也祝福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投资顺利!
本文总结了2025年一开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包括海外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情况对市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国内经济中地产稳定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还有2025年资本市场在指数和结构层面的机会与风险,强调了中国资本市场领先经济企稳上行的可能性以及不同行业在2025年的机会分化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