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华章公司的人事变动情况,包括董事长、CEO等职位的调整及其背后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提及国产EDA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行业现状。
《科创板日报》2月28日消息(记者 郭辉),国产EDA领域的明星企业芯华章,其人事变动之事于今日在业内通过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针对网传的所谓“人事地震”说法,芯华章在今日回应《科创板日报》时称,确实存在人事调整,不过这主要是基于企业发展需求,在今年年初进行的战略调整。
据悉,该公司创始人王礼宾会继续担任董事长这一职位,其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战略资源整合以及与融资相关的事务上。
王礼宾在今日对外表示,芯华章已经到了技术价值释放与市场拓展同等重要的关键时期。此次管理层的升级,目的在于通过构建更高效的战略传导机制,来巩固‘技术 - 产品 - 生态’三位一体的竞争力。他还说:“未来,我将与董事会一道全力支持管理团队,持续优化资本结构,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在公司CEO方面,芯华章管理层任命谢仲辉和齐正华共同担任联席CEO。据了解,谢仲辉在半导体行业已经打拼了将近三十年,齐正华在复杂系统EDA研发项目和团队管理方面有着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
按照芯华章方面的说法,这次调整是芯华章迈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这两位联席CEO将相互取长补短,带领团队加快核心技术的攻关速度,推动场景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增强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促使验证工具链朝着智能化方向升级,并向行业更深入地渗透。
另外,关于CTO职位的调整,芯华章表示,傅勇已经离开公司,并且此次战略调整中不再单独设立CTO这一职位。
当被问及芯华章此次调整是否涉及研发部门或者团队的优化时,该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公司的战略调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且目前仍处于调整期,更多的调整细节不方便回应。”
虽然当前全球EDA市场主要还是被美国的EDA软件三大厂商,即新思科技(Synopsys)、铿腾电子(Cadence)、西门子明导(MentorGraphics)所掌控,但是近年来,在国产化浪潮的推动下,EDA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已经开始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
芯华章、芯耀辉、芯和半导体等新兴的EDA公司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发展历程较长的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已经在二级市场上市,芯和半导体也于今年2月启动了IPO辅导。
芯华章自2020年3月成立以来的5年发展进程中,一直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
芯华章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根据财联社创投通的数据,像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信科5G基金、云锋基金、经纬创投、普罗资本、红杉宽带、高瓴创投等众多明星机构都进行了多轮跟投。其中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2023年3月,投资方包括信科资本、昊辰资本等。
2024年9月,芯华章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据介绍,芯华章目前已经发布了十几款数字验证产品,自主研发的专利申请超过200件,这些成果覆盖了从芯片到系统的验证EDA全流程。
据芯华章的谢仲辉在2024ICCAD上透露,芯华章的车规EDA工具已经交付给芯擎、黑芝麻等国内车规芯片企业,用于支持他们车规芯片产品的开发工作。在对AI芯片等复杂芯片开发的支持方面,2024年12月,芯华章宣布推出第三代FPGA验证系统硬件产品HuaPro P3,能够为CPU、GPU、AI、HPC、通讯、智能驾驶等大规模芯片开发提供新一代智能硅前验证。
然而,对于国产EDA企业来说,产品力的提升仅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从整个行业环境来看,即使是处于头部的EDA厂商,其发展状况也并不乐观。
概伦电子预计2024年亏损将达到9529万元,与上一年相比,亏损规模扩大了近七成。华大九天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5%,如果去掉退税和政府补贴,扣非净利润亏损达3356万元。广立微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84.89%。
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五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EDA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大约占全球EDA市场的10%。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EDA市场规模将达到184.9亿元,2020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4.71%。
本文总结了芯华章的人事调整情况,包括董事长、CEO等职位的调整及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如为了企业规模化发展等。同时也阐述了国产EDA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现状,面临着产品力提升以及整体行业环境挑战等多方面的情况,并且介绍了中国EDA市场规模现状与未来的预测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