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论述了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情况,分析了黄金适合险资长期配置的特性,对险资购金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假设与测算,阐述了险资购金影响金价的链路、与央行购金的相似之处,并利用黄金价格模型测算购金对金价的影响,最后提及相关风险因素。
文|明明 余经纬
近期,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开始试点啦。黄金可是有着不少独特的优势呢,它具有长期的高收益,其波动和回撤相较于股票而言是有一定优势的,具有逆周期的特点,并且与其他资产的相关性比较低。这些特质使得黄金特别适合保险资金进行长期的配置。我们有这样的看法,那就是保险资金购买黄金,不管是从买入的模式,还是到对市场的影响,都和央行购买黄金比较类似。所以呢,我们能够运用黄金价格六因子模型当中央行购金对价格影响的弹性,来测算险资购金对价格的影响。要是达到本次试点购金的上限,预计会额外推动金价上涨7.88%的涨幅呢。如果试点进一步扩展的话,那对金价来说就有着更明显的利多作用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近期印发了《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的试点工作。在这个试点当中,允许10家保险公司投资黄金,其投资金额不超过总资产的1%。这篇报告呢,就是通过黄金价格的分析框架,来测算险资购买黄金的不同步骤对金价潜在的额外利多影响。
▍黄金有着独特的资产性质,非常适合险资长期配置。
从历史收益率来看,它是比较高的。按照不同的时间长度来分析,到目前为止,黄金的年化收益率大体上和全球股票相当,但是明显要优于债券和其他的商品。黄金的波动率和回撤同样也是比较大的,不过是略好于股票和商品的。在不同的时间长度内,黄金的历史表现和全球商品以及全球股票相比,要么是持平,要么是略占优势。黄金和股债商等其他品种在历史表现上普遍的相关性比较低,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分散化配置。对于像险资这样的长期资产配置者来说,黄金长期收益高,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性低,尽管它的波动率比较高,但是长期的价格增长有着非常强的确定性,所以非常适合长期配置。
▍我们来测算险资购金的不同阶段以及后续的发展情况。
按照试点的要求,险资目前购金的上限大概是2000亿元。我们假设在未来购金会有四个步骤的发展:第一步,在2025年购金量达到试点上限的一半;第二步,购金达到目前试点要求的上限;第三步,总资产1%的购金空间可能会被放开到所有的保险公司;第四步,假设从长期来看,全部险资购金的上限能够放开到总资产的5%。在这四个购金假设的情况下,测算出来的总购金量分别是147吨、289吨、527吨、2432吨。
▍险资购金有着通顺的影响金价的链路。
目前市场上仍然普遍认为黄金是美元定价的商品品种,沪金价格大多数时候都是跟随国际金价格变动的。险资购金对金价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需要一条跨境链路。不过因为险资潜在的购金量比较大,所以我们认为这条影响金价的链路是通顺的。
▍险资购金对金价的影响和央行购金类似。
这里有四个相似的地方:第一点,央行和险资对黄金的配置都是长期的行为;第二点,央行和险资在购买的时候都倾向于低调、缓慢地购买,目的是避免短期价格冲击;第三点,本轮试点的目的之一可能就是借助险资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黄金定价权,这和央行购金的逻辑是类似的;第四点,央行和险资购金都能够通过增加需求和形成宣示效应这两条路径来影响市场价格。
▍运用黄金价格模型来测算购金对金价的影响。
利用黄金价格六因子模型当中央行购金对金价影响的弹性,来测算险资额外购金对金价涨幅的额外助推。在购金的四个假设步骤下,测算出来对金价的额外利多分别能够达到涨幅4.00%、7.88%、14.36%、66.23%。
▍风险因素:
险资购金可能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的进度也许不及预期,全球央行购金不及预期,还有地缘政治风险等。
本文总结了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相关情况,先阐述黄金适合险资长期配置的原因,接着对险资购金不同阶段进行假设并测算总购金量,然后说明险资购金影响金价的链路及与央行购金的相似性,最后用模型算出购金对金价的影响以及提及相关风险因素。这有助于投资者和相关人士全面了解险资购金业务及其对金价的潜在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