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2月27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哈马斯之间在停火协议下的一系列事件进展,包括人员遗体移交、人员释放、以军撤军计划的变数,以及第二阶段停火谈判面临的诸多困难和巴以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情况。
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时分,以色列总理办公室传来消息,在埃及的积极调解之下,以军于凯雷姆沙洛姆过境点从红十字会那里接收到了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移交的4具以方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哈马斯这边也做出了相应动作,就在当天凌晨,以色列释放了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第七批巴勒斯坦在押人员,数量多达642人。这其中涵盖了151名被判处终身监禁者以及其他重刑犯,还有445人是自2023年10月7日之后在加沙地带被拘留的巴勒斯坦人,另外有46名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图为当地时间2025年2月27日,获释的巴勒斯坦在押人员抵达加沙地带。(图自美联社)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27日宣称,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已完成”。在这一阶段中,以方总共接收了33名被扣押人员,其中包含8具遗体。以色列方面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让所有被扣押的以方人员都得以返还。卡茨还表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哈马斯清楚地知道,以军已经做好了重新投入战斗的准备。以色列多家媒体在当天报道称,以军在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即将结束之时,不会从加沙地带和埃及之间的“费城走廊”撤军。这一决策是为了防止哈马斯通过这个通道走私武器从而重新武装自己。这一报道也得到了卡茨的证实。卡茨说道:“我亲自到过那里视察,看到了穿越边境的隧道,其中一部分已经被摧毁,但仍有一些能够从加沙地带通往埃及一侧。这就表明,走私的情况依旧在发生。我们一直在强调,不允许通过人道主义援助通道进行走私,绝不能在人道主义物资中夹带弹药和武器。如果走私情况不被彻底根除,那么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42天所取得的成果将会全部化为泡影。”
此为美联社报道截图。按照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规定,以色列需要在停火第42天(3月2日)开始从“费城走廊”撤军,并且要在停火的第50天(3月10日)之前完成全部撤离。但是卡茨指出,“费城走廊”走私隧道的出现,将会对以军的撤离计划产生影响。然而哈马斯在此之前就强调过,任何想要将“费城走廊”保留为缓冲区的企图都是对加沙停火协议的“公然违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27日派遣了以方代表团前往埃及开罗继续进行谈判。以色列外长萨尔当天也表示,以色列准备延长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的期限,目的是换取释放更多被扣押人员。同时他也强调,以色列不会接受哈马斯的军事存在。
这是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网站报道截图。据美联社报道,埃及方面在27日表示,以色列和哈马斯已经在当天开启了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的谈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新一阶段的谈判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在第一阶段停火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双方产生了诸多争议,彼此都指责对方存在拖延或者没有严格执行停火协议的行为,双方之间的互信非常差,这对第二阶段停火谈判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按照之前的规划,第二阶段停火谈判需要处理更为棘手和核心的问题,例如以色列要完全从加沙撤军,加沙要实现永久停战,这些问题很难通过简单或者迅速的谈判来解决。对于哈马斯的战后地位问题,以色列不允许哈马斯成为战后加沙的统治力量,也不允许其成为有实力的军事组织。但是在第一阶段停火执行过程中,在加沙满目疮痍的状态下,哈马斯仍然是当地最有实力地位的军政组织,这让以色列很难接受。这些矛盾导致第二阶段谈判被拖延了很久才得以启动,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谈判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此为美联社报道:埃及方面表示,以色列和哈马斯2月27日开启了下一阶段谈判。秦天进一步指出,不仅仅是加沙停火谈判存在困难,当前巴以关系也存在持续恶化的风险。首先,以色列重启对哈马斯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以色列国内的极右翼势力一直在强调,第一阶段停火执行完毕之后就要对哈马斯“动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多次表示,他认为哈马斯在第一阶段停火中有侮辱以色列的行为,他要找哈马斯算账,所以军事冲突再次爆发的风险很大。其次,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局势也十分紧张。以军实际上正在当地一些巴勒斯坦难民营复制“加沙模式”,这对巴以关系的冲击正在从加沙扩展到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另外,“美国因素”更是增加了局势的不确定性。2月初内塔尼亚胡访美时,美国表示会考虑认可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权利的申诉。鉴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曾认可以色列将耶路撒冷作为首都,以及认可以色列对叙利亚戈兰高地的主权,不排除美国会在约旦河西岸权力归属上做出新的重大声明,而这可能会对巴以停火以及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文章围绕巴以之间的停火协议展开,从第一阶段的人员交换、以军撤军计划受阻,到第二阶段谈判面临的双方信任缺失、核心问题难以解决等重重困难,同时阐述了巴以关系因以色列国内极右翼势力、约旦河西岸局势紧张以及美国因素影响而存在持续恶化的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