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间小米发布两款高端产品小米SU7 Ultra和小米15 Ultra的事件。当天早盘小米集团股价一度涨超4%,雷军被传超越钟睒睒成为中国新首富,随后被武大校友群“打假”,小米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种估算缺乏依据,当天小米股价盘中跳水。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品牌喜欢用Ultra命名产品的原因。
2月27日晚间7点,小米推出了两款号称是其创业十五年来最高端的产品,即小米SU7 Ultra以及小米15 Ultra。当天一大清早,雷军就难掩激动地在微博上为晚间的“双Ultra发布会”预热。可雷军怎么也没料到,就在这一天,自己竟被传出“升任中国新首富”的消息。在27日早盘的时候,小米集团的股价就一度上涨超过了4%,还刷新了历史记录呢。紧接着就有消息散布开来,说是雷军凭借这个股价涨幅超越了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一跃成为中国新首富,这消息一下子就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然而,没过多久,武大校友群的“打假”截图就流传出来了。雷军在群里回复说这个所谓的首富消息是“假消息”。据正观新闻报道,小米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仅仅根据股价来估算雷军是否成为首富,这种方式是缺乏坚实依据的。果不其然,小米的股价在盘中就出现了跳水情况。到27日港股收盘的时候,小米股价报53.1港币,跌幅达到了5.68%。有网友还打趣说,这是“撤回了一个首富”。虽然首富传闻成了一场乌龙,但当晚小米发布会的主角——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依然吸引了众多目光。其中,影像旗舰机小米15 Ultra的售价是6499元起,将在3月3日上午10点正式开售。而小米SU7 Ultra的定价更是高达52.99万元,它的发布也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军高性能汽车市场。有意思的是,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宣称,小米15 Ultra要让其他的Ultra都很难再叫Ultra。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小米的高端产品名字里都带“Ultra”,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好多品牌都这么热衷于“Ultra”这个词呢?其他品牌也有很多产品名中带有“Ultra”,那这个“Ultra”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产品才配得上叫“Ultra”呢?“Ultra”这个词,当它作为形容词的时候,是表示“终极、极端”的意思。就像90后的童年回忆《终极街头霸王(Ultra Street Fighter)》里,“Ultra”就是“终极”的意思,而它的老版本《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则没有这个词。当“Ultra”放在某个形容词前面的时候,还有“超……”的意思,像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里的“Ultraviolet”,就是“超级 紫色的”组合而成;超声波“Ultrasound”也是“超级 声音”的组合。日本经典动画《奥特曼》是“Ultraman”的音译。在“Superman”盛行的年代,日本想要创造出一个比“Superman”更厉害的超人,于是就有了“Ultraman”。英语里的“Ultra”和“Super”虽然意思相近,但“Ultra”却更胜一筹。而且日本人对“Ultra”的演绎可不只局限于超强的战斗力,在魔法领域也有体现。日本集英社出版的休闲漫画《魔法留学生》,英文名就是“Ultra Maniac”。作为超人类的存在,被赋予“Ultra Maniac”这个名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随着“Ultra”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它被越来越多的品牌选中,成为众多品牌当家产品的名字。2015年的时候,阿迪达斯推出了新款“ULTRA BOOST”跑鞋,号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跑鞋,还被冠上了“史上最强”的称号,这在当时引起了一阵潮流。在手机领域,红米K50 Ultra、三星S22 Ultra、中兴Axon 40 Ultra也纷纷亮相,并且都拿出了各自品牌的核心科技来匹配“Ultra”这个名字。那品牌为什么这么喜欢“Ultra”呢?我们可以以苹果产品为例来分析一下产品命名。苹果在产品命名方面的特点是“精准”“简洁”。乔布斯在世的时候,就采用独特的四象限命名法来对mac系列产品进行分类:横轴两边分别为“消费性”“专业性”;纵轴两边分别为“便携”“桌面”。这个四象限命名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明确每种产品的用途,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一直到2006年,Apple都在沿用这种四象限命名法。Mac作为生产力领域的设备,需要明确的市场定位,这样才能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设备。“Pro”指的是“Professional(职业的、专业的)”,主打专业与性能,“Air”会让人联想到空气,主打轻薄便携,这种命名方式简洁明了,这也是“Pro”“Air”至今仍然被沿用的根本原因。但是iPhone作为一种可以“年抛”“追更”的电子产品,要如何做好市场定位和宣传工作,从而尽可能多地抓住消费者的钱包呢?答案就是多出产品。可是产品多了之后,起名就成了一个难题。最开始的时候,苹果用的是数字迭代命名法,像iPhone 4、iPhone 5、iPhone 6……最多在后面加个“s”,比如2012年是iPhone 5,2013年是iPhone 5s。不过在201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进入大屏时代,Apple也推出了大屏新型号iPhone 6 Plus。从这时候起,iPhone的名字就进入了姓(iPhone) 谱名(数字) 名(Max、Mini、Pro等)的时代。现在Max、Mini、Xs、Xr、Pro等型号已经充斥着iPhone的产品线。类似的命名法在汽车领域也存在。就拿小米SU7来说,其实就有SU7、SU7 Pro和SU7 Max,售价也是依次增高,不过这几个车型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都属于二三十万的“中高端车型”。但是小米SU7 Ultra的配置和价格都远远超过前面这些车型,预售价高达81.49万,所以需要找一个感情色彩比“Pro”和“Max”更强烈的词,来告诉消费者,你正在考虑购买的是有史以来最新、最好、最强的产品。不过,有类似意思的单词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用“Ultra”,而不是“Super”、“Outstanding”呢?从单词长度来看,“Ultra”比“Outstanding”等更短,更容易被记住,这符合产品命名要易于传播的要求。从出现频率来看,相比于“super”等常见单词,人们对“Ultra”比较陌生,而这种“稀缺性”不仅赋予了它一种高级感,而且使用陌生单词给产品命名,还契合了“陌生化”命名法则。“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机械化”而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反应往往是本能而机械的,看到一个产品名,我们能根据习惯和经验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陌生化”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规,用陌生且全新的产品名,让消费者以为这是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意愿。这么看来,选择“Ultra”也就很好理解了。话说回来,小米这两款Ultra产品的表现是否真的“Ultra”还不得而知,但是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起码小米SU7 Ultra的价格确实是非常“Ultra”的。
本文先叙述了小米发布两款Ultra产品当日雷军被传首富又被辟谣的事件,然后详细探讨了品牌使用Ultra命名产品的缘由,包括Ultra本身的含义以及在命名上相比其他类似单词的优势,如符合命名简洁易记、契合陌生化命名法则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