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这一主题展开,阐述消费市场的活力表现、供给侧的升级举措以及政策效应的释放等多方面内容,剖析当前消费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内需的扩大在我国发展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提振消费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力“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专家学者们纷纷指出,在当下这一年,我们应抓住机遇,齐心协力,进一步推动居民增收,增加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种类,营造一个能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从而达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消费市场活力蓬勃
春节期间的消费情况是洞察我国经济活力的重要视角。
蛇年春节期间,景象热闹非凡。超23亿人次踏上旅途,电影票房一路攀升,突破95亿元,快递包裹的揽收与投递量超过19亿件,餐饮消费也是红红火火。从北方的雪乡到南方的海滨,从城市里热闹的商圈到因“奔县游”而热闹起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春节期间消费的火热态势极大地增强了消费信心,为全年市场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表示,自去年开始,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开始发挥作用,消费业态加速创新,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消费市场活力源源不断,这为经济的回升向好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消费升级速度的加快,我国在医疗、健康、旅游、职业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在稳步增长。去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这个增速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快了3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已然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增长了10.9%,票房收入增长15.4%。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一场演出、一款游戏或者一部影视剧而奔赴一座城市。
在旅游领域,银发旅游更是成为了新的增长亮点。近年来,老年旅游群体逐渐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根据全国老龄委的调查,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商品零售额达到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2%。在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的零售额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4.7%、4.2%、2.7%。
供给升级催生动力
我国在努力提振当前消费的同时,也在供给侧持续发力,旨在解决消费领域存在的各种难题,实现新型消费的培育壮大与传统消费的稳定扩大这“双轮驱动”。
推动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变。冰雪体育赛事在释放消费潜力方面有着很强的带动性。近两年,在各类高水平赛事的带动下,“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一种新的热潮。去年11月,国办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促使大众消费向满足品质型需求发展。当前,我国零售业积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业态模式创新十分活跃。仓储会员店、品质化超市、社区便民商业中心、商文旅融合的购物中心、品牌集合店和连锁便利店等新业态稳步发展,电子商务、即时零售、网订店取(送)、自动售货等新模式加速成长。去年12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9年初步构建起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
“乘着列车去旅游”具有线路多、安全舒适、经济高效的特点,深受老年人群体的喜爱。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近期,商务部等9家单位发布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旅游列车产品能够有效地连接和整合沿线地区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资源,有助于丰富旅游服务供给,吸引和方便老年群体出游,有效拉动旅游列车沿线地区的消费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认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要以融合服务资源、丰富消费体验、挖掘情绪价值为重点,以更高品质的供给来激发消费潜能。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通过创新推动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领域蕴含着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
持续释放政策效能
自2025年“两新”政策加大力度实施并扩大范围以来,各个领域的实施细则迅速出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也及时下达,促使“两新”政策在春节前得以落实。邹蕴涵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明显加大了力度、扩大了范围,这将为今年的消费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16.9万辆,超过397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487万台,超过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同时,由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相关行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约3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速超过2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展望未来,我国消费市场具有很强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充足的活力,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加力扩围,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有序开展,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然不足,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关利欣分析认为,在提升消费能力方面,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在消费供给方面,在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的同时,要顺应服务消费需求释放的趋势,扩大文化、体育、旅游等消费供给,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在消费环境方面,要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消费维权等制度,营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
邹蕴涵表示,展望2025年,随着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不断巩固,我国消费增长所具备的政策效应扩大、创新效应提升、收入效应增大等优势将更加显著。各地各部门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国内消费的吸引力,加强对以旧换新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释放消费新动能。
我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意义重大。消费市场已展现出活力,如春节消费的火爆,服务消费增长等。供给侧在不断升级,像推动小众市场转型、大众消费品质化等。政策效应也在持续释放,但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还有待提升,需要从消费能力、供给、环境等多方面着手改进,未来消费增长优势将更突出,各地各部门要把握机遇推动消费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