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斯本丸”号营救看中英关系的发展脉络,“里斯本丸”号事件:中英友谊的见证与中英关系的走向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中英两国的关系发展历程。以“里斯本丸”号营救事件为切入点,回顾了中英两国在战争中的合作以及深厚情谊。同时阐述了中英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情况,包括遇到的波折,如保守党执政期间中英关系陷入“冰点”,以及工党上台后中英民间交流的逐渐恢复。最后展望了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早在80多年前,中英两国就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之中,并且为此付出了极为巨大的牺牲。这两个国家作为并肩作战对抗法西斯侵略的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紧密协作,在战争的残酷磨砺下,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得到了深层次的升华,而“里斯本丸”号的营救故事无疑是这种友谊最为生动、真实的展现。1942年10月2日,那是一个充满惊险与危机的日子。日军的运输船“里斯本丸”号,正载着多达1800多名英军战俘在我国东极岛海域航行,然而,它却被美军潜艇击中并开始下沉。日军在撤离的时候,做出了极其残忍的举动,他们将船上的舱门死死钉住,这就使得所有战俘都被封锁在了黑暗、狭窄且危险的船舱内。但是,生命的力量是顽强的,即便面临如此绝境,仍然有不少战俘奋力破舱逃生。而浙江舟山的渔民们,他们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敢和人道主义精神,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毅然投入到救援行动当中,最终成功救下了384名战俘。值得一提的是,反映这一伟大事件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将于2025年3月在英国上映,这无疑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充满温情与勇气的历史。2月22日这一天,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新春招待会,招待的对象是“里斯本丸”号英军战俘幸存者的家属。在招待会上,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他指出,80多年前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英军战俘的事迹,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救援行动,更是深刻见证了中英两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盟友携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深厚情谊。并且,他相信“里斯本丸”号营救事件的故事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铭记。郑泽光还谈到,近几个月来,中英关系在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他希望“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家属以及各界人士能够积极行动起来,牢记这段珍贵的历史,用心守护两国之间的友谊,搭建更多友好交往的桥梁,从而为中英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里斯本丸”号的故事在中英两国合作交往的漫长历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回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英关系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即便在两国外交关系偶尔出现一定程度的波折起伏时,两国之间的非官方合作以及民间交流却始终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传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这并没有阻碍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政府和民众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相互促进、相互理解,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凝聚起广泛的共识,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例如,两国合作开展的孔子学院项目,为英国民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海外留学项目则让两国的青年学子有机会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成长;而在英国具有重要地位的春节庆典,更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传播到英国的大街小巷。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不仅对中英两国自身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在过去的5年里,英国政府的一些政策给中英交流设置了重重障碍。他们切断了与中国的高层交往,对中国在英民间投资进行严格审查。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的根源在于英国保守党政府极不理性且不负责任的对华强硬政策。回顾卡梅伦政府时期,那时的英国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也看到了中英合作蕴含的无限潜力,因此,中英关系迎来了“黄金时代”。然而,保守党政府在英国“脱欧”之后,仿佛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约翰逊、特拉斯、苏纳克这三届政府都将中国视为“对手”,无端地以“安全”“人权”等借口对中国制度进行攻击,还炮制涉港、涉疆等议题来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在这种情况下,中英之间的经贸合作和民间交流遭受重创,一度陷入“冰点”。不过,自2024年7月斯塔默领导的工党上台执政以来,英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他们开始强调与中国进行接触而非对抗,积极努力地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中英民间交流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并且有望变得更加活跃。据英国国家旅游局的预计,2024年中国赴英游客的数量将达到64.7万人次,与2023年相比增长幅度高达76%,并且预计到2025年有望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英国政府正在着手制定一项长期的对华政策,这项政策将对未来5年中英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斯塔默政府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认清中英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深入挖掘能够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并且尽早消除那些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只要斯塔默政府有坚定的决心去搞好中英关系,那么中英在合作方面就一定会持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尽管中英两国在政治领域确实存在一些分歧,但在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医疗、气候变化等众多方面,双方依然有着较强的合作意愿。在美国新政府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中英两国更应该坚定地排除第三方的干扰,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加强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充分释放中英互利合作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从而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展望2025年,这将是中英关系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关键一年。中英双方应当紧紧抓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年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深情回顾两国合作的历史以及彼此之间的友谊,相互尊重对方的制度和文化。在积极推动中英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坚实基础上,开展平等、理性的对话以妥善解决存在的分歧,坚决不做任何不利于双边关系发展的事情,携手并肩推动中英关系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英国方面尤其需要从“里斯本丸”号战俘的营救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人的善良品质以及对生命的敬重,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放包容的伟大精神,从而与中方齐心协力凝聚共识,铭记历史、保卫和平,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共同发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今这个世界变乱加剧的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任重而道远。中英两国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应当在国际舞台上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大国的影响力,为维护国际秩序、推动全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回顾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背景下的中英关系,以“里斯本丸”号营救事件为引,阐述了中英在战争中的合作情谊。接着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中英关系发展的起伏,包括保守党执政时的波折和工党执政后的转机。最后展望2025年,提出中英应抓住机遇,以史为鉴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并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影响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150.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04:02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